第419章 突如其来的邀请(1 / 2)

傍晚的风徐徐吹着,路边儿的农田里,有村民把苞米秸杆子捆成一捆捆的。

又把苞米秸捆子竖起来,彼此依靠,聚拢成大圆锥状。

有的立的稳,就不用管了;立不稳的,还要用绳子在苞米秸攒子周围缠上一圈儿。

“天晚了,该回家了啊!!”

有些农田就是属于许家屯的,看到认识的村民,许大海笑着大声打招呼。

必须要大声喊。

因为有的村民在农田半截儿的位置,距离许大海有几十米远,轻声细语的说话的话,对方是听不见的。

“回!这就回!!”

村民们边笑着装苞米,边大声回应。

也有的村民离地头比较近,笑着问他怎么推着摩托走,许大海也没有隐瞒,直接说没有油了。

又走了十来分钟。

突然。

后边儿传来摩托车突突突的响声。

许大海一回头,只见落日余晖下,尘土飞扬,一辆摩托车缓缓驶来。

定睛一看,不是别人,是许友成的叔叔,林场老炮手许富贵!

“咋了??摩托车坏啦?”许富贵穿着的确良的褂子和裤子,背着猎枪,头发花白。

但腰杆儿笔直,精神头很足。

“没呀,是没油了,叔你这是从哪儿来啊?”

许大海和许富贵那一支的关系不算好,但也没有深仇大恨,面子上还是要维持一下的。

“从县里来,要是摩托车坏了的话,我还能帮忙修修……没油了的话,也没带着细管子,我机器里边儿的油也抽不出来。”

搭几句话后。

许富贵就想直接离开的,不过他想到什么,微微拐了一圈儿又骑了回来。

“小海,有没有兴趣去省城闯闯啊?我看你也不是个安分的人,省城可比咱家热闹多了。”

“啊?”

“友成在省城卖鱼呢,他正需要人手。

你带着几个人一起过去,要不了几年绝对能闯出一番名堂,不比窝在小屯子里边儿好多啦?

男人嘛,出去见见世面也挺好的……你在家闷着脑袋养狍子,又臭又累的,能赚几个钱啊?”

怪不得有段时间没看见许友成了,原来是蹿到省城去了。

又详细的问了问。

原来随着政策松动,省城居民收入增加等等,卖猪肉,鱼肉之类的个体户也越来越多。

利润相当高。

但完全就是野蛮生长,发生矛盾了不是找警察,而是挥舞着刀子,棍子啥的直接开干,谁打赢了谁就有理。

这种情况下,自然是人手越多越占便宜了。

许大海对混黑道,当打手没有兴趣,自然是婉拒了。

许富贵最后说道:“你再好好想想吧,在省城扎下根儿,以后就是省城人了。

比咱们这个穷乡僻壤的小屯子不好多了??想好了再来联系我就行。”

说完话,他就骑着摩托车突突突的离开了。

望着许富贵离开的背影,许大海微微摇头。

能守住内心的安静,在家里每天悠哉悠哉的生活,自在逍遥,有妻有女,有猫有狗,又能赚到很多钱。

其实就已经非常幸福了。

这份幸福来之不易。

前世多少次午夜梦回,许大海都是想过上这种日子。

快回到村子的时候。

一辆牛车从右边的土路上驶出来,赶车的是邻居许二材的老爹。

戴着破草帽子,后背微驼,身上穿的背心也好,膀子上搭着的毛巾也罢,全都被汗水湿透了。

“小海?这是从哪儿回来啊?”老汉热情的和许大海打招呼。

许大海在村子里算是能人了,威望相当高,这也是许富贵会想让许大海去省城的原因之一。

如果许大海愿意出面,那村里肯定有人愿意跟随他。

“这不是中秋节了吗?去看了看我姥姥,姥爷他们,没成想回来的半路上没油了。”

牛车上装着苞米。

苞米上边儿又放了一些苞米秸,有的苞米秸穗子垂到了地面上,沙沙沙~像扫帚一样在土路上扫过。

牛车顶上还坐着小豆包,三喜两个孩子,他们是老汉的孙子,孙女。

“吃啥好吃的呢?给我吃儿点!”

“给!”

小豆包和三喜坐在牛车顶部,晃晃悠悠的,正在嚼芦草的根呢。

听到许大海的话,两个孩子都把芦草根递给他。

孩子们缺少零食,就刨芦草的根儿来当零食了,仔细嚼一嚼,会有淡淡的甜味儿。

不过许大海小时候并不吃这玩意儿,有那时间,还不如掰大队的苞米,笼起火来烤苞米吃呢。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