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外贸公司(二)(1 / 2)

“去西岗。”

许大海心里想的是,在1988年1月,王键林就成立了“西岗住宅开发公司”。

几年后这家公司就改名了,也就是后世的“万达”。

现在这家公司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呢,别说在大连了,就是在西岗区,恐怕都没有多少人知道它。

……

时间匆匆,转眼一个月过去了。

1988年10月17日,周一,再过两天就是重阳节。

一大早天空阴沉沉的,好像要下雨,许大海蹬着一辆二八大杠去了邮电局一趟,给家里发了电报。

“昨天秀秀发了一封电报过来,问我重阳节回不回家,事情千头万绪的,最近几天还是回不去的啊。”

许大海发完电报后。

又赶紧蹬着二八大杠往回赶,车轮子飞快转动,蹬的两腿发酸。

即便如此。

还没赶回公司呢,呼~一阵冷风吹来,阴沉沉的天空中就有雨点砸落下来了。

噼里啪啦~

落在干燥的街道上后,很快晕染开来,街道上的行人也不由得加快脚步,一片嘈杂。

好在,等到来到公司楼下后。

身上只是落了一些雨点,并没有湿透。

咔哒~

等他锁好自行车,沿着楼梯往三楼走去时,在拐角处正好遇到了下楼的黄威。

“老板,我正找你呢,第一批两千只大鹅已经装船,今天中午12点就会起航,运往日本东京港。

接货人员和买家,也联系好了。”

“嗯呐,那就行,辛苦你了。”

两人边聊,边往楼上走去。

结果刚到三楼楼梯口,正好碰见了脚步匆匆的王键林,后者带着几个人往楼下走,似乎是有什么急事。

“王哥,干啥去啊?”

“是小海啊?黄河路那边儿出了点小状况,我去看看,回来再聊,回来再聊……”

王键林笑了笑,他的西岗住宅开发公司和许大海的公司挨着,同在三楼。

经过一个月的经常见面,偶尔还在楼梯口一起抽烟,闲聊,也算是有些熟悉了。

侧身让开通道。

目送王键林他们下楼后,许大海带着黄威继续顺着楼道往前走,大约走了十几米后,左手边的门就是他们公司。

右手边的门就是王键林的西岗公司,都很小,也就50多平米罢了。

沈峰早就离开了大连。

潘老六,杨大头两人带着十几个新招收的员工在农村收大鹅呢。

公司里除了许大海和黄威外,就还剩下两个女文员,一高一矮,都只有十八九岁的样子。

“这一回把路跑通了,下一回再出口大鹅啥的,就容易多了。“

经理办公室内有两张桌子,一张属于许大海,另一张属于黄威。

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许大海边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喝,边道:

“公司这边儿没什么事儿了,那再过几天我就回去了。“

“啊?“

黄威站在办公桌旁边,微微一愣,笑道:

“老板你别急着回去啊,事情还多着呢,总让潘老六他们这些业务员,一个屯子接着一个屯子的去买鹅,效率也不高。

况且运输成本也太大了……还有日本那边儿,现在就一个日籍雇员,他忙不过来,恐怕还要再雇一两个日籍雇员。“

许大海又抿了一口茶水,沉吟后道:

“第一个问题,可以联系各个供销社,咱们是外资公司,能提供外汇,应该会有供销社愿意合作。

第二个问题,该雇就雇嘛,不用节省那点儿钱。“

“行,有了老板你这话,我心里就有底了。“

说完了正事儿后,黄威突然又压低声音道:

“隔壁那个什么西岗公司,最近好像遇到麻烦了,他们不是在改造北京街吗??好像是有一群地痞流氓在找他们的麻烦。“

“听谁说的啊?“

“咱楼下不也有一家房地产公司吗?听他们经理说的。“

黄威说完这句话后,就回他自己的座位了,还有一些文件要他处理。

窗外的雨越来越大,还伴随着阵阵闷雷声,轰隆隆~声音低沉响亮,更伴随着阵阵呜呜呜的风声。

许大海则是抽出一张纸来,把钢笔吸满墨水后,开始计算第一笔交易的利润。

笔尖在纸上划过,墨迹勾勒出一个个文字。

“大鹅2000只,买时2块人民币一斤。

运到日本,差不多是435日元一斤卖给农贸市场,换算成人民币的话,差不多就是15块钱一斤。

一斤的差价就是13块。

而2000只大鹅,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