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你让我说我就说?(1/3)(1 / 2)

《流浪地球2》分为上下两部,这是已定的事实。

一部刻画探索文明拯救方法的人和事,然后对应电梯危机和发动机试运行成功;

下一部讲自转调整和抽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然后对应月球危机和地球启航…

第一部的主线是刘培强还有周喆直,图恒宇短暂亮相…

结尾就是**——太空电梯危机…

第二部主线是数字生命计划,图恒宇是主角…

当然,最终,图恒宇放弃了数字生命,逐月计划、流浪地球计划正式启动…

“太空电梯一旦呈现出来,效果肯定很炸裂!”

郭凡点头:“我们请教中科院的物理学家…”

“好好拍,《上海堡垒》铁定拉胯,中国科幻电影还是得指望《流浪地球》…”

“…你都没看,怎么这么肯定它是一部烂片?”

“…不用装,都是自己人,你说实话,你觉得《上海堡垒》怎么样?”

郭凡摸了摸鼻子:“无论怎么样…在科幻电影的路上,我们还差很远,在这条路上,结果是未知的,所以我会向敢于迈出这步的人去致敬,同时,我对它的态度是宽容的、鼓励的,希望能够让它走的更久…”

沈良眼睛一亮:“这话我记住了,待会要是问我观影感受,我就这么说!”

龚格尔忍不住了:“…你真不要脸,就不能有点原创嘛?”

沈良翻了翻白眼:“…你想用这句话?”

龚格尔用力点头:“嗯…”

“做梦!”

“老郭,你再说一遍…”龚格尔没理他,自顾自拿出手机,点开录音:“…万一先采访我…我就用这句话!”

一语成谶…

观影结束,沈良摘下耳机,顺便把手机塞回口袋,然后就是评价时间…

然而主持人先问的郭凡、龚格尔,最后才是他!

……

《上海堡垒》是一部大烂片,具体怎么个烂法,沈良并不清楚…

他没看…

都知道是烂片了,为什么还要去看?

他又不是变态!

但…今天逃不了的,看了五分钟,真切感受到了三如真言——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然后,他就戴上耳机听音乐了…

想起那句著名的评价:《流浪地球》打开了中国科幻大门,《上海堡垒》直接把它关上了…

科幻片来说,它基本上是把中国科幻能犯的错误都集齐了…

滕崋韬导演跟郭凡…

本质上是不一样,可以归纳成旧电影创作与新电影创作的代差。

什么叫旧电影创作思维?

就是他们所谓科幻是摁按钮,用一个看起来包含所有科学和工业过程的仪式,直接得到科技结果——摁按钮,想吃什么就有什么。

就没有一个系统的工业逻辑…

《上海堡垒》,世界末日了,吃穿用跟现代没什么两样…

实话实说,《上海堡垒》对比程晓东《古今大战秦俑情》在对科幻的解读上几乎是没有任何进步的。

科学幻想在旧电影人思维里就是一味让故事更不一样的佐料。

《上海堡垒》,仙藤、外星人有了,在他们看来就很好了,足够了,够科幻了,然后去努力把“亘古不灭的人性”拍好就妥妥的又是一部优秀电影了。

因为理解粗浅,所以创作也粗浅,所以《上海堡垒》拿着火药武器打“怪兽”,结尾还要“致敬”《英雄儿女》和《独立日》。

坏就坏在《流浪地球》先出来了!

它是有逻辑的,科幻和人性是结合在一起的,每一個大奇观的小细节都是经过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推敲,而不是仅由美术部门拍脑袋。

有这样的对比,《上海堡垒》的成色不言自明!

最典型的例子,武器方面,花哨的东西也有,但是没有几样东西是有用的。

电影里的德尔塔机械人明显子弹对他们的攻击是无效的…

主角团明明有导弹、火炮、坦克、手雷或者更高科技的东西不用,科幻战车和无人机没事的时候到处都是,有事的时候反倒很少出现,非得每次都用枪去打同时主动上前送死。

这不是神经病吗?

《上海堡垒》这部电影,唯一的优点就是烂的非常均匀。

要说它哪里最烂,一时间还真的说不出来,因为它简直无处不烂,烂得如同一团乱麻,根本抽不出头绪。

对了,《上海堡垒》的出品方之——上海华歆影视制作,旺达有投资…

大概是觉得痛失《流浪地球》,很不爽,于是,参与了一下《上海堡垒》…

说回观影感受,沈良都准备好了用郭凡的那句话评价一下《上海堡垒》——不好说大实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