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水脉春典(3)(1 / 2)

卸花坡一战杀的惨烈,青龙将军麾下的“水脉神兵”在朝廷的法师大军的强力攻击下遭到重创。

我的那位先祖贾康麒却幸运的在那场惨烈的战斗中苟活下来。

要说起来,这位爷打小就颇有“家国情怀”,听了说书先生讲了几回“大明英烈传”就对那些叱咤风云,心怀忠义的英雄人物心驰神往,“我汉家疆土,岂容鞑虏践踏!”,他就总想着投身于反清复明的伟大事业,为此甚至离家出走,只身闯荡江湖。

到后来也不知道他怎么混的,七弯八拐的还真的混成了天地会的正牌弟子,成为一名“反清志士”。(其实就是加入了当时的黑社会)

由于参加天地会这样的“反官府组织”,不可避免的触犯了贾字派的门规,自然是被当代掌门逐出家门,没有得到魇穰七十二阵图的正统传承,哪怕是他的天赋比他弟弟贾康麟高出不少,手里的本事却只是暗地里偷学的半瓢水。

这样的道行骗骗外行人还行,真遇上密宗的法王、龙虎山的天师哪里是对手,若不是靠着鲁班大师留下的“离魂阵”金蝉脱壳躲过杀劫。怕也是同他的那帮子青龙军战友一般,一道成为卸花坡上的一捧黄土。

逃出生天之后,贾康麒狼狈逃回家中,因在战争中身中负重伤,几乎成了废人,一生都没有子嗣,也失了年少时的“革命理想”,安安心心在家跟着贾字派新任掌门也就是他的亲弟弟贾康麟做木匠活,还重新系统的学习魇穰之术,由于有着不少“实战经验”,在贾康麟重新编撰《魇穰七十二阵图》时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到了晚年,贾康麒总喜欢倚着门框给自己的一帮子侄孙辈们讲自己的当年光辉战绩,什么大破密宗金钵阵啊,鏖战满洲黄白二仙啊,单挑龙虎山天师弟子啊……当然也包括讲述水脉春典和一些行走江湖的套路规矩,唬的众晚辈一愣一愣的。其中当属一位叫贾仲元的后辈听得最为认真,也就是这位贾仲元,在后来闹“发匪”的时候,凭着这些江湖见识让贾字派免去一场灾祸。

这位贾仲元正是爷爷的曾祖父。

……

话说水脉神兵虽然战死不少,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逃了出来,这些人可都是身怀绝技的牛人,随便拉出一个都可以在民间掀起巨大波澜,清廷对其极为忌惮,组织了不小的力量清剿,手段极其残暴,抓到就杀头。

为了保全性命,这些水脉残部就潜藏于民间,等待时机,渴望白莲义军有朝一日从四川杀将回来,再图大业。

这时青龙将军聂杰人设计的暗语切口——“水脉春典”就派上了用场,水脉残部彼此之间以此暗语联络,具有相当强的保密性,为水脉余部的“地下斗争”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可惜这伙子人一直等到生命走到尽头,也没等到白莲教军杀回来那一天……

嘉庆九年,在四川白莲教教主徐天德在战斗中溺水而亡,同年,继任教主王三槐被清军生擒,押赴北京菜市口凌迟处死。

至此轰轰烈烈的嘉庆朝白莲教起义彻底宣告失败,战后清廷对“教匪”采取了灭绝式屠杀,自此有清一代“白莲教”这个名字基本从中国销声匿迹。(哪怕是白莲教的门下弟子也不敢明目张胆再打出白莲教的旗号。)

不过水脉残部各派的传人以“水脉春典”为“名片”,在江湖上行走时,报号甩蔓都用它,如果同路碰上了,大家都是水脉传人,彼此之间就会相互扶持,如果不巧对上了,那也会念着祖上的香火情分,也不会斩尽杀绝。

……

“那个女人念的第一首诗就已经说明白了,她是长生会的弟子传人。”

爷爷道。

“长生会?那是什么鬼?”

我疑惑道。

“好像是白莲教下面的一个分支小宗,多的我也不知道了,晚清民国时类似这种草台班子多了去了,数都数不清楚,我估摸着她也不过是打个名头吧,关键是她说的后一首诗……”

“后一首?”

“不错,她称自己是皿字水,皿字水就是蛊师教的代号。”

“蛊师教?那又是干啥的?”

“蛊师教嘛?自然是玩蛊术的,晚清民国主要活动在西南一带,什么虫子啊,降头啊、簸箕鬼啊之类的,不过49年以很多技艺就不能玩了,犯法。”

爷爷笑着把烟掐灭,接着说道。

“养小鬼这种事在衙门口的眼里都已经有点擦边了,我是没想到,到了今天居然还有人会这种邪法。”

我顿时生出一丝疑惑,问道。

“爷爷,按《阵图》副册上的说法,叶家祖坟里的只簸箕鬼的生成,完全满足所有天然条件,怎么会是被人豢养的呢?”

爷爷摸了摸下巴道,

“我估摸着啊,这是个筑巢引凤局。”

“什么叫筑巢引凤局?”

“哎呀,就跟钓鱼打窝子一样,先撒点玉米,拌点饵料,这才能把鱼引过来,别人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