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一诗破势,文道长河再现(2 / 2)

像这样的字符还有55个,完全可以换着用。

……

“噗!!”

蛮军中央的一座豪华车架中,突兀响起一道吐血声。

“先生?”

听到动静,车架旁一名手持大戟的中年蛮将连忙出声询问。

“无妨,雁门关有高人,此战还需从长计议,先撤出三十里。”

车架内传出一道有些虚弱的声音。

“是!”

听到这话,中年蛮将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向全军下达撤退命令。

片刻功夫,十万蛮族大军开始后撤。

“蛮军退了!”

“蛮军退了!”

一名副将兴高采烈地向张辽汇报。

“嗯。”

张辽只是点了点头,脸上看不出喜怒。

他很清楚,对方今日展开军势,只是为了试探雁门关的深浅

如今军势虽破,却还不足以打消对方攻打雁门关的念头,顶多是将双方又拉回到了同一水平线。

只要十万蛮军尚存,这场大战终归无法避免。

……

中军营帐,张辽、郑玄、刘烨三人相对而坐。

“今日之战,全靠贤弟力挽狂澜,战时不宜饮酒,我便以茶代酒敬贤弟一杯!”

张辽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张大哥客气了,吾身为军人,自当以保家卫国为己任!”

刘烨倒也没觉得自己功劳有多大,反而借助这一战,成功搬过来一首诗。

最关键的是,刘烨找到了正确的抄诗方式。

总结起来就两点,第一要因势利导,不能为了吟诗而吟诗。

第二得符合当前场景,不能无病乱呻吟。

只要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就有一定可能引动文道长河显化于世。

当然,前提是抄的诗足够优秀,否则也是白搭。

“郑老,你觉得暗中帮助蛮族的会是谁?”

张辽给郑玄斟满茶,状似随意地问了一句。

蛮族自古就没有文道修行者,更别提还是一位兵阵境文修,因此只能是大汉某个世家大族暗中相助。

郑玄闻言呵呵一笑,然而接下来的话却让张辽精神一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