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母亲之谊(1 / 2)

心中欢喜的拿着新衣服和温朝晏的书信,姜晚澄先回了房。等到拂雪也下去后,她才给自己试了试。奇怪的是,这衣服,竟然无比合身。多一寸会大,少一寸也会小。真奇怪,他不过抱过她几回罢了,竟然能如此精准估摸到她的尺寸。姜晚澄莫名红了脸。而且,这身骑马装,也果真如她所想那般,穿着舒服又便捷,骑马时比常服要方便的多。再打开信件,见信舒展入目便是他一手苍劲有力且十分好看的字。卿卿澄儿,见信如吾。不知澄儿可还记得,澄儿幼时,我曾答应过要赠澄儿的一套骑马行装倘若巫山之上,不曾重逢,相识,相恋,这个诺言,只能淹没在尘埃往事的遗憾之中。上天怜我,让我得遇澄儿,虽初逢不相识,但相知相守中,往事点滴涌上心头。虽前尘,你与四兄有媒妁之言,但后世,你与我有情定之媒。此礼,作为澄儿十六生辰之礼。愿年年岁岁,我都能陪伴澄儿左右,与你相守余生。澄儿,生辰快乐。原来,他并非不记得,而是一直都放在心上的。姜晚澄心中顿时暖暖的。她年少时学会骑马,便是在温家。温家人常年都在边关。但是隔几年,温夫人也会带着一两个孩子回望都探亲。而她每回回来,就必定会与姜晚澄的母亲带着孩子们一起相聚。姜晚澄的母亲林湘湘出生书香门第,祖父是个翰林学士,父亲任职户部侍郎,而她自幼学的是女学,遵的是女德,自然便长成了一个有些文彩和美貌,性子贤淑,温柔又体贴,与望都城中其余贵女没什么区别的名门闺秀罢了。因着林家的家世门风,还有父亲祖父都在朝为官,所以才被姜家这个大家氏族看重,能嫁给嫡三子。只是,世人都以为,她会是个贤良的妻子,能管住浪荡潇洒的夫君。却不想,她先将自己给生生内耗而亡……而林湘湘生前,唯一的闺中好友,只有邻家的姐姐陆清珞。也就是温朝晏的母亲,大晋朝唯一的女将军。陆家与林家,相邻而居。陆家世代都是武将,而林家三代都是文官。所以,两家关系并不算好。陆清珞自幼就爱舞刀弄枪,而两个女儿的宅院不过隔了一堵墙,所以林湘湘从小便听着林家姐姐喝来喝去的声音。偶尔她读书唱歌,隔壁却是爽朗大笑。她绣花煮茶,隔壁又是舞剑扎马。她们性格和成长,南辕北辙,也从未想过会有交集,虽然常常彼此也会想,隔壁究竟住着怎样的女娘直到陆清珞十岁那年,翻过墙来林湘湘的院中,捡她飞过来的纸鸢。至此,相差了四岁的两个女孩儿,竟成了朋友。她们明明完全不同,却奇妙的气场相合。林湘湘喜欢听陆清珞说她在外面见识的天南地北。陆清珞喜欢林湘湘给她绣的帕子,打的络子。而且,在林湘湘身边,总能让她舒舒服服而又安稳的睡觉,从来无人打扰。她们甚至后悔,为何蹉跎从前那么多年的岁月,未能早些相识只可惜,她们相处的时日还没太长,陆清珞十二岁那年就被陆父送到了一个江湖门派中,去学艺行走江湖去了。再回来时,陆清珞已是十六岁。她与温家说了亲,而她的夫君,正是她在外学艺时,与她朝夕相处的师兄。陆清珞成婚后就跟着温将军去了边疆,开始了守卫国土,远离望都的自由日子。而林湘湘,一直等到了十八岁那年,才嫁给了姜家三爷。但她们自那年陆清珞出门拜师学艺后,便一直保持着书信联络,直到陆清珞去了边疆,也未曾断过。陆清珞婚后,很快就三年抱俩,五年抱仨,七年就生了五个!不仅生的个个都是小子,还并未耽搁自己的事情,成了一个立了军功的女将军。而林湘湘婚后第四年,才生下姜晚澄这一个女儿。她们本就相差了几岁,孩子之间的年龄,自然也就拉的更远了。好在,温家几个哥哥都非常宠爱姜晚澄这个异姓的小妹妹。温四郎还抢在了温五郎的前头,成了姜晚澄的未婚夫婿。但是,姜晚澄的骑马,却是温朝晏这个五哥哥,亲自一把手教会的。温四郎并不爱骑射,他生来就与温家别的儿郎不同。他喜欢读书,喜欢写字。所以,当温家几个哥哥在一次回京,而姜晚澄跟着母亲登门来拜访时,她看见几个哥哥在马场跑马,自己也蠢蠢欲动,萌生了想要学会骑马的心思。最后,教温家小妹妹骑马的事情,不知为何,就落在了温朝晏的头上。那时,温朝晏也不过才十二岁罢了,姜晚澄也只有七岁。但是温朝晏的骑术,却已经非常的厉害了。就是他的三哥哥,都不如他。所以,他开始教这个娇气的未来小嫂嫂时,原本还不怎么乐意,整日都板着一张脸,教学的也颇为严厉,让温四郎都私下找他好几次。直到看到姜晚澄虽然疼的双手勒出血泡,腿间也被磨得听闻血肉模糊,却仍未放弃时,他的心才软了下来。最后,骑马自然是学会了。而且,她在马背上英姿爽朗的音容笑貌,也一直深深的刻在温朝晏的脑海里……作为鼓励,温朝晏亲口承诺,下回送她一套骑马行装。他们这段关系像师徒,温四郎自然不会吃味,还说,会监督五郎不会将此事忘了。可是后来,再一次相见时,温家已是兵荒马乱。姜晚澄并未收到那套骑马装,还亲眼看到温四郎,被砍下的头颅,跌入了脚边的血浆里。摸着这大红的骑马装,姜晚澄含泪轻声低喃:“四郎哥哥,我们都会活得很好的……会为温家所有的血债,讨回公道!”一转眼,两个月已悄然流逝。而成亲所需要的一切步骤,也在紧锣密鼓,井然有序的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