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肖锦的崩溃(1 / 2)

众人将长公主迎进府中。长公主看着连生说道:“侯爷一案水落石出,玉惠也终于可以安心了,本宫前来就想与玉惠说说话。”连生也知道长公主与长嫂曾是闺中好友。因着长嫂一事,长公主从南国回来后大病了一场,而且一度没少找李家和那个老妖婆的麻烦。不管长公主是为了圣上这个亲兄长,还是借机也替好友出口气,连生都会感激她。长公主进到小祠堂,看着好友的牌位禁不住又哭了一通。靖远侯一案结束后,朝廷便开始慰问当年牵扯到此案当中的无辜之人,像武先生、常青河、达叔、海狼等人。这些人的后代儿孙若想从军,可以安排到军营当中,继承他们父辈的遗志,建功立业。若不想从军,朝廷也会给金银等赏赐。不过武先生他们不需要朝廷安排,他们更想过闲云野鹤的日子。因为他们都是连生的人。老主子没了,他们得替小主子看好家业。当然圣上并不知道常青河等人现在的真实身份,只晓得武先生曾是靖远侯身边的谋士,也是连生的恩人。武先生定是要跟着连生养老的。不过武先生,常青河几人也未要朝廷的赏赐,希望朝廷把这些赏赐给到军营,哪怕改善一下他们的伙食也是好的。赏赐虽然没有送出去,可仁宗帝十分欣慰,这些人不愧是苏晋文的旧部,都是有情有义的铁血汉子。李府和贤王府那会儿由于李,谢二人的罪名尚未定下来,一直是被禁军围守。现在他们的罪名已定,两座府邸也是要被查抄的。温氏王妃当时被带回贤王府的时候,就明显感觉情况不对,心里便有了几分猜测。一是贤王并没有如期到庄子上去与她们会合,二是她居然是被禁军带回的贤王府。而且被带回府中后,便与肖锦一同禁足在了府中。肖锦并不知道这些。她一看贤王府内外全是禁军,也是被吓坏了。“母妃,到底出了什么事为什么府里都是禁军”温氏王妃半天没有说话,她多年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当年那事她也是知情人。而且她也参与了。别看现在圣上没有理会她,但她知道,圣上不会放过她的。“我会求圣上,放过焕儿,他还小,什么都不懂,不应该去送死。”肖锦一听,脸色瞬间变了,送死这是什么意思“母妃,难道是父王和世子”她再傻也明白了。一定是贤王和世子出了事,不然圣上怎么可能会动贤王府贤王与圣上不管怎么说也是兄弟。想到这里,肖锦又问道:“母妃,圣上他,他不会杀了父王和世子吧他们毕竟是谢家人啊!”温氏王妃摇了摇头,“皇家无兄弟!罢了,你不必知道这些,这事本与你无关,我会求圣上放过你们母子,以后带着焕儿好好生活,远离京城,让焕儿就做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吧。”说完,温氏王妃笑了笑,“人人都羡慕生在权贵人家,甚至皇家,可生在这些人家随时都会掉脑袋,争权夺利的日子我算是过够了。”“母妃!”肖锦尖叫了一声。她这会儿算是都明白了,争权夺利原来她之前听到祖父与她讲的话是真的。先帝早年欲将大位传给贤王,可老王爷拿着圣祖的遗诏来京,直接让先帝将大位禅让给信王爷。而且朝中众多大臣都十分赞同。大殿之上,李家一派支持贤王与支持信王的朝臣互不相让,吵成一片。关键时刻,皇亲宗亲全部倒戈,指着李仁义的鼻子骂,这是谢家之事,与你一个外姓人何干难道你想李家人坐龙椅不成一句话,李仁义不得不闭上了嘴。先帝正在摇摆不定之时,又听闻远在边关的容珏奉旨带领八万人马回京,已经在城外扎下大营。先帝这才想起,他确实让容珏回京。可没让他带人马回京,是让他自己回京,准备让他留在京中当个闲职,将他手中兵权收回。他怎么带八万人马回来了先帝这才明白,被自己打压多年的儿子早就谋划了一切。大明殿的灯火足足亮一整夜。先帝心里也是清楚,自己的纵容让李家势力太盛,贤王若登基,外戚掌权,这把椅子早晚得易主。为了谢家的江山,先帝最终妥协了,将大位给到信王爷。这些陈年旧事还是几个月前,肖锦回娘家探望病重的祖父时,肖家祖父单独与她说的。当时,肖家祖父说完这些事后,与肖锦说了一句话,让你嫁入贤王府是我最大的错。之后肖家祖父便咽了气。当时肖家一片混乱,肖锦也没有顾上多想。再说圣上登基后,贤王还是贤王。贤王府也是一片平静,肖锦也没有明白,为何祖父后悔让她嫁进贤王府。如今听到婆母的话,肖锦瞬间脑子清明了起来。她叫了一声婆母,流着泪说道:“母妃,这是谋逆,我们没有活路的!”说完,肖锦抱着焕儿放声大哭。然而,让她崩溃的还在后面,府中管家疯跑进来,说禁军来了。温氏王妃怒道:“禁军不是在府外吗怎么还有禁军”管家跪地说道:“王妃,府外禁军原本只有百十来人,这回来的禁军至少五六百,还有宫中的太监。”温氏王妃听完,就知道这是谢云朗来抄家了。果然,宣旨的太监宣读完圣旨后,肖锦瘫在了地上,公爹与世子真的是谋逆!而且扔下她们外逃了,圣上派出绣衣司已经出京抓捕。就这样,温氏王妃与浑浑噩噩的世子妃肖锦被禁军押进了天牢。仁宗帝不是当年的李家妖女,做不出处死几岁孩子的事,他并未将焕儿带到天牢。几岁大的孩子,罪不当死,不过焕儿被喂下了大内秘药,被御隐卫带走了。御隐卫将他送到了一户普通农家,就让他做个普通人平平安安地过完一生。圣上单独带走焕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