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润人”(1 / 2)

1732年9月14日,大兴府,成德县。

“父亲还有什么交代的?”骆远兴看完信后,嘴角不由抽了抽,沉默半响,随即转头问道。

“回五爷。”骆贵躬身说道:“老爷说,他此次来齐国是为公务,不便前来与五爷见面。一切所交代事务,皆在信上,请五爷从速办理。”

“父亲大概在齐国停留多长时间?”骆远兴皱了皱眉头。

“老爷说,最长不过两个月。若是与齐国政府谈得顺利,一个月,甚至十天半个月,也是有可能的。”

“阿贵……”骆远兴点了点头,然后犹豫了一下,轻声问道:“我母亲在彰德可还好?”

“回五爷,三夫人一切安好。”

“一切安好?”

“是,五爷。”骆贵谄笑着说道:“三夫一切人好着呢!去年,收到五爷从齐国托人送来的礼物,高兴得几天都没睡着觉。”

“那……,母亲可愿来齐国与我相聚?”

“五爷……”骆贵神色一滞,期期艾艾地说道:“五爷,三夫人……怕是无法跨越万重海波前来齐国与你相聚。不瞒五爷,就是小的在海上漂浮这么一个多月,那是将苦胆都吐出来了,宛如阎王殿里走了一遭。以三夫人这般娇贵的身体,多半受不了这個罪呀!而且,人离乡贱,三夫人也不愿临老了,就离开咱大秦,来到一片陌生环境的齐国。”

“人离乡贱?呵……,可我却在弱冠之年,便独自一人来到了齐国,而且还一待就是十几年!”

“呵呵,要不整个咱们骆府上下,皆认五爷为族中翘楚之人呢?”

“是吗?”骆远兴听了,不由冷笑一声,“骆府上下,不是皆以大爷为族中扛鼎之人吗?”

“嘿嘿,五爷……”骆贵干笑两声,不敢接话。

主人家的事,我一个下人最好别掺和!

骆远兴瞥了一眼局促不安的骆贵,笑了笑,将身子轻轻地靠在柔软的皮椅上。右手从旁边的几案上拿起一个精致的铁盒,打开后,取出一根卷烟,划着火柴,将嘴上的卷烟点着,深深地吸了一口。

在齐国,这卷烟的生产历史也有四五十年了,是用纸卷碎烟叶,制成喇叭筒状的烟卷,供个人吸用。据不可考的说法,这种吸烟方式是由齐国太祖皇帝发明的,然后广泛流传于军队中使用。

后来,越来越多的商人寻到商机,纷纷开办卷烟工厂,通过雇佣大量专职工人进行规模化生产,以供应国内外巨大的烟草依赖者们吸食所需。

除了拣选烟叶和切割烟草,能使用机器外,卷烟的诸多流程皆靠手工,这导致卷烟的生产成本较高,比纯卖烟叶要贵的多。

但是,卷烟的最大优点就是极为方便,只要烟瘾犯了,从烟盒里直接取出一根,点着后就能吸了,跟喝酒打开瓶塞一样简单。

而过去惯用的烟斗或烟杆则不甚方便,不能有风,还要有时间,不能急躁,需要将烟叶慢慢地塞入烟斗,压实后,方能点着享受吸烟的快乐。即,烟斗使用起来更具仪式感和独特性,给人以“装逼”的感觉。

不过,随着卷烟的慢慢盛行,普通大众越来越接受卷烟,便逐步抛弃了烟斗的使用。

在战场上,深处恐惧和焦虑状态的士兵,哪有闲工夫摸出一只烟斗,然后慢条斯理地掏出烟丝,置入烟斗,缓缓压实,然后优雅地划着火柴,点燃烟斗,最后逼格满满地深吸一口。

说不定,这套仪式动作尚未做完,便要立即进入战斗状态,或者转移阵地,开赴下一个战场。

而有了卷烟,士兵则可以在战斗间隙,快速地点上一根,猛吸几口,很快便能平复紧张而焦虑的心情。

田间地头耕作的农人,工厂里劳碌操作的工人,研究机构的学者专家,都可以在短暂休憩时间里,摸出一根卷烟,匆匆吸上几口,从而消除一时的压力,提升一下疲惫的精神。

汉洲本土的几家大型卷烟厂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向全国范围内的研究机构、机械制造工厂以及个人悬赏征集能批量化生产卷烟的专用机器发明创造。

目前,听说已有相应卷烟设备投入试运行,就是不知道生产效率如何。

不过,卷烟这玩意要是真的实现机器化批量生产,那会不会影响卷烟的吸食效果?是不是就没有了手工卷烟的味道?

另外,卷烟机器设备的发明,是不是就会砸了无数卷烟工人的饭碗?

另外,不少居家带孩子的妇人,也会从烟厂领取卷烟材料,然后利用零碎时间制成一根根卷烟,赚些银钱以贴补家用。

那她们以后是不是也会因为新机器的出现而没了生计?

“呵……,我想这些做什么?……这也不是我操心的事呀!”骆远兴自嘲地想了想,然后吐出一个烟圈,将视线转向骆贵。

“你今晚先在庄子里住一晚,待我写一封信,替我交给父亲。”

“是,五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