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英属东印度的反应(新年快乐!)(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049 字 2个月前

只见清单上非常详细的写着,在种种预估之后,宝藏的总价值高达四千万英镑以上,这其中还不算各种宝石和饰品的价值。
如果算上这些的话,整座宝藏的价值可能高达五千万英镑,足足是目前澳大利亚年财政总支出四倍。
什么概念?光是这笔宝藏,就能够支撑整个澳大利亚四年的发展时间,这可是包含了各种建设和工业发展的计划在内。
如果单纯用来发展海军的话,这笔庞大的资金能够建造出一支列强级别的海军,甚至是像德国,英国那样的顶级列强。
哪怕是将来因为全方面升级导致造价昂贵的无畏舰,这笔资金也足足能够建造将近二十艘。
二十艘无畏舰什么概念?稳稳的世界前三水平,甚至拥有和德意志帝国以及大英帝国叫板的资格。
为了保密,所有参与清点的近卫军士兵和仆人们,都要签订一份保密条约,禁止以任何方式泄露这批宝藏的具体数字。
毕竟这批宝藏的来路并不正,印度仍然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这也相当于是从英国人那抢到的。
可以预料到的是,从这次神庙被盗事件之后,印度大量神庙所拥有的宝藏也会被英国人所窥探,甚至引来更大规模的挖掘和探索。
印度神庙的宝藏能否如同历史上那样一直保存到新世纪,那就得看英国人对神庙暴露出的财产动不动心了。
阿瑟远远没有想到神庙被盗在印度引起的轰动,以及对于英国人惊动。
仅仅是神庙被盗的第二天,大量的信徒前去寺庙朝拜的时候,就发现了寺庙周边以及内部的惨剧,还有大量的破损的建筑和被拆掉的大门。
作为印度最大的寺庙之一,帕德玛纳巴史瓦米神庙在附近土邦和印度人心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名气。
这样的一座神庙发生如此惨剧,不仅引起了周边很多印度人的愤怒和不满,同样也引起了作为统治者的英国人的重视。
这件事情如果处理不好,甚至可能会对英国的统治造成非常大的威胁。
在殖民政府的介入之下,大量的英国士兵开始涌入神庙周边,搜查附近每一处细节,盘问周边每一个印度人。
在经过长达数天的搜查和盘问之后,英国殖民政府掌握了一条重要的线索,那就是在神庙被盗的前几天,曾经有几个三四人规模的队伍在途径神庙,并且在神庙被盗之后就渺无音信。
但也正是这条线索,让负责调查的官员和所有士兵都陷入头疼之中。
这些人的来源非常广泛,包括澳大利亚,英属新西兰,英属东印度,英属东南亚,英属南非和法属印度支那等多个地区,并且抵达印度的时间也不一样,前后甚至差了一周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目前仅仅能确定的是这些人在神庙被盗的时间内在神庙周围,但并不能确保他们有作案的动机,甚至连这些人到底去了哪都不知道。
就算确定这些人就是真正的作案者又能如何?无论是印度土邦还是英属东印度,在不能抓住那些人的情况下,根本就没有办法将调查进度往下推。
在调查进度停滞不前的同时,神庙内剩余的财产数量也被清点了出来。
虽然剩下的大多都是不太值钱的银质器具,但因为数量比较庞大的原因,总价值仍然高达将近三十万英镑。
这让英国人陷入了震惊,如果是完整的神庙宝藏,那么这将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
根据英属东印度殖民政府对于已经被基本搬空的六个密室的痕迹估算,原本这六个密室中至少包含好几十吨的财宝。
并且因为长时间堆积的原因,最下面的地面上都染上了一层金粉,足以证明曾经大量堆积的并不止白银,还有重量不小的黄金。
这也让不少的殖民地政府官员开始遐想,如果是一座完整的宝库的话,其价值应该能有上千万英镑吧?
想着想着,部分英国人对偷盗财宝的人十分眼红,但因为并不知道那些人的行踪,因此将这份眼红和嫉妒转嫁到了其他印度神庙身上。
既然这个印度神庙都有这么多大量的财宝,那么其他印度神庙应该也会有吧?
就算比不上这座神庙如此庞大的财产,拥有几十万英镑的财富应该也是很容易的吧?凑一凑不就多了吗?
这些殖民地政府的官员想要抓到那些偷盗财宝的人并不容易,但想要在其他的印度神庙重新再组织策划一场偷盗还是很容易的。
不过,问题就是印度人还能承受第二次的神庙被盗吗?这次神庙被盗就已经让很多印度人愤怒和不满了,甚至对英国殖民政府的统治也在抗拒。
如果由英国官员在组织策划一场盗窃神庙的行动,对于现在的印度局势来说不就是火上浇油吗?
更何况如果让印度人发现神庙被盗是由东印度殖民政府的官员策划的,恐怕印度独立运动和反抗殖民运动就会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吧。
想到这儿,许多比较理智的英国官员都停止了这个疯狂的想法。对于目前的大英帝国来说,稳定在印度的统治是比什么都重要的。
一个稳定的印度能给大英帝国带来更多的收入,其价值也绝对不是几百上千万英镑就能够比拟的。
但还是有一些人对于其他神庙的财宝觊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