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电气化的畅想(新年快乐!)(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051 字 2个月前

阿瑟的行动非常快,仅仅是第二天的时间,就给特奥多尔·科贝尔和路德维希·杜尔调拨了上百名土著帮助他们建设新的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同时也交给他们十万英镑的启动资金,作为购买研究设备以及研究所用的开销。
同时,阿瑟还让亨特管家协助,从澳大利亚国家大学甚至是欧洲收购和调用大量的航空专业和空气动力学的书籍,用来给特奥多尔·科贝尔和路德维希·杜尔,同样也是给以后更多的航空专家们研究所用。
如果不是现在人手还不太够的原因,阿瑟甚至还想在澳大利亚国家大学开设航空专业,用来给澳大利亚培养更多的航空行业人才。
这件事情暂时也不用着急,等到从欧洲吸引过来更多的航空专业人才之后,也就有人手来开办了。
为了让其他国家和势力都以为特奥多尔·科贝尔和路德维希·杜尔的航空研究所是在研究飞艇,阿瑟甚至动用了不少的澳大利亚工人前来建造新的飞艇,不仅对外公布了飞艇的建造计划,甚至还大放撅词,在飞艇建设成功后要在澳大利亚进行公开实验。
这一举动引起了很多澳大利亚人的好奇心,也成功的让还在建设当中的航空实验室和并没有开始建设的飞艇在澳大利亚众所周知。
当然,这也确实是阿瑟所希望看到的。虽然澳大利亚目前看起来风平浪静,但谁也不能保证澳大利亚内部会不会有其他国家的间谍。
如果澳大利亚的飞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那么自然也会吸引列强的目光。
如果能够让列强在航空行业的投入有大部分都吸引到飞艇上面来,那么在飞机的发展上澳大利亚也就能占据一部分的先机。
1902年10月19日,在经过了五个多月的准备之后,澳大利亚的外交访问团扬帆起航,目标直达欧洲。
这次的外交访问团相比上次来说小了许多,负责人也仅仅只是外交部长安德鲁,同时还伴随着一些其他部门的官员。
这次的外交访问团目的一共有两个,除了携带新型汽车的样品分别前往大英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寻求两个国家的支持共同开设汽车厂之外,在欧洲挖掘更多的人才也是这次外交访问团的目的。
自澳大利亚独立以来,澳大利亚的旧工业和新工业都没有摆脱英国目前的现状,那就是对于新技术的排斥和不屑。
是的,崛起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大英帝国,却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落后于其他国家,在工业方面先后被美国和德国所超越。
要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许多新兴技术是率先诞生于英国的,但英国的企业家不愿意将这些新技术和工艺运用到生产中。
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工业革命的母国。英国的很多工厂都存在了上百年之久,企业设备陈旧。
在那些英国资本家看来,拆掉旧的设备更换新的机器并不划算,这也阻碍了英国工业的进步。
同时,因为英国本土和各大殖民地的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差距过大,资本家宁愿将大量的资本和设备运输到国外,也不愿意更新英国本土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
资本输出固然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但同样也限制了英国的工业生产和进步。
澳大利亚作为英国之前的殖民地之一,在独立之前也获得了许多英国方面的资本投资,甚至哪怕现在每年都有一些英国资本家和企业家来澳大利亚开设工厂,为的就是澳大利亚低廉的原材料和人力成本。
在英国,一个技术娴熟的工人年薪至少在五十英镑以上,如果是那种比较稀缺的岗位的话,薪资还会翻倍。
但在澳大利亚,十英镑就已经是人均收入水平了,哪怕经济状况已经有了改善,工人的薪资水平也不会超过十五英镑。
这是多么巨大的差距?一个娴熟工人的薪资成本每年就有三十五英镑的差距,再加上更加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这也是为什么英国资本会流出的原因。
这对于澳大利亚来说是一件好事情,但同样也有一些缺点。
近几年还好,英国资本往外流出的大多也都是新技术。但澳大利亚独立以前,甚至是更早时期的英国资本在澳大利亚所建立的工厂和企业运用的都是旧技术,在欧洲许多工厂已经步入电气化的时代,澳大利亚的部分工厂还在使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
阿瑟自然不能容忍技术差距给澳大利亚工业发展带来的限制,因此澳大利亚的下一步计划就是全面实现电气化。
虽然目前缺少电气化方面的人才,但在部署电气化上对于澳大利亚来说还是很简单的。
目前发电方式采用最多的两种就是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其中火力发电因为没有地形限制的原因,建设的更加广泛。
当然,火力发电也并不是没有缺陷。火力发电需要大量的煤炭作为能源,这也限制了许多缺煤国家的电网铺设。
但澳大利亚偏偏就不缺煤矿,这对于发展电气化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
阿瑟比较心仪的人才是特斯拉,这是一位被时代忘记的伟人。
可惜,此时的特斯拉早已经成为了一名美国人,并且在电气方面早已经有所成就。
哪怕澳大利亚进行了多次拉拢,特斯拉也只是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