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新西兰公投(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126 字 2个月前

在新西兰准备公投的过程中,澳大利亚也迎来了第四个国庆日,也代表着澳大利亚成立已经整整四年了。
这一次的国庆日活动并没有往年那么盛大,因为新王宫和新的政务大楼都在建设当中的原因,也没有任何的阅兵活动。
主要就是升旗和政府的年度讲话,阿瑟也并没有赶回澳大利亚。
经过了长达半个月的准备之后,也就是1904年1月15日,全新西兰范围内的公投正式开始。
为了保障这次公投的公正性,新西兰出动了几乎整个殖民政府的官员和所有驻军士兵,坚决抵制任何不公正的行为。
并且新西兰还邀请了德意志帝国,大英帝国,法国,澳大利亚和荷兰王国等国家的官员作为见证团,来确保这次公投的公正性。
当然,这些官员实际上都是新西兰周边的殖民地官员,这也是他们能够快速抵达新西兰的原因。
不过这些人实际上也确实背负了各自国家的命令,他们也确实有权利代表各自的国家。
为了保障这次公投的公正性,公投时间将从1月15日持续到2月15日,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在这期间内,新西兰将邀请整个见证团在新西兰所有城镇范围内随机检查,来确保这次公投的公正性。
这次的公投一共有三个选项,分别是新西兰独立,继续作为自治殖民地被大英帝国统治和加入澳大利亚。
目前就这三个选项来看,最不受欢迎的反而变成了新西兰独立。
在这次的台风危机中,新西兰人已经看到了新西兰单体力量的不足。
如果不是澳大利亚以及欧洲国家的帮助,恐怕新西兰只是灾难后的救援环节就足够头疼,甚至还会诞生更多的伤亡和损失。
这其实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通病,弱小地区和国家就如同猎人餐桌上的肉一般,只能等待着列强国家的分割。
以新西兰的体量来看,哪怕成功的独立出去,也只会成为一个笑话。
虽然在经济和工业上比相同规模的亚洲国家好的多,但也完全不能和欧洲国家相比。
并且获得完全独立的新西兰虽然摆脱了大英帝国的控制,但同样也会受到其他列强国家的觊觎。
以新西兰的体量,根本不足以抵抗任何一个列强国家,甚至连西班牙,荷兰这样的次强国家都无法抗衡。
这样的结局未必会比继续留在大英帝国好,至少大英帝国目前仍然是世界第一列强,也有能力保护自己所有的殖民地。
在所有新西兰人的期待中,新西兰公投正式开始。
整个新西兰范围内,一共设立了上百个收集点,负责收集所有新西兰人的公投选择。
除此之外,新西兰殖民政府还会组织人手,前去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收集新西兰人的意见,尽可能的让所有符合条件的新西兰人都参加这次公投。
因为新西兰土地面积并不大的原因,这公投的时间也只有一个月。
但这之后也有长达半个月的统计时间,随后才会在一个半月之后的3月1日正式公布这次新西兰的公投结果。
新西兰的这次公投还是吸引了世界范围内一些地区的关注的。毕竟除了比较特殊的澳大利亚之外,新西兰这也算第一起殖民地住民掌握自己所在地区命运的事件。
这甚至让一些殖民地地区的国家看到了独立的希望,他们也想煽动公投,从而让国家获得独立的地位。
只可惜,他们的统治者手中并没有阿瑟所掌握的证据,他们的举动也注定会失败。
没有遭遇一战和二战削弱的欧洲殖民国家,是绝对不可能放弃自己所拥有的殖民地。
哪怕是欧洲的一些小国,对于自己国家的殖民地也看得十分重要,更不要说是依靠殖民地吸取大量利润和资源的老牌列强了。
这些国家的政客们甚至已经预料到了新西兰这样的事件会给他们的殖民地带来怎样的危害,因此早已经让殖民地军队严阵以待,为的就是镇压有可能的殖民地叛乱。
这时候各国对于殖民地住民的态度还是比较残酷的,人权对于殖民地的住民们来说,这得是半个世纪后才能奢望的东西。
阿瑟并没有在这次公投中露面,但代表着阿瑟的约书亚还是代表着澳大利亚,在新西兰的所有城市中巡视。
这次公投吸引了新西兰人的踊跃参与,从各个城镇时常爆满的收集箱中就能够看出,参加这次公投的人并不在少数,这也能更加体现出新西兰人民真正的意见。
惠灵顿和奥克兰,包括新西兰南岛的克莱斯特切奇和因弗卡吉尔这四座城市,是整个见证团巡查次数最多的地方。
因为这四个城市是新西兰目前人口最多,经济相对最发达的四个城市。
其中,惠灵顿和奥克兰位于新西兰的北岛,克莱斯特切奇和因弗卡吉尔位于新西兰南岛。
不过,南岛的两座城市相较于惠灵顿和奥克兰来说,人口规模和经济发达程度相对的就落后很多。
新西兰的惠灵顿和奥克兰人口均已经超过了十万,特别是新西兰的惠灵顿,人口已经达到了十五万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新西兰在刚刚从澳大利亚分离出去的时候,其殖民地首府还是奥克兰。
直到1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