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截然不同的战争(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636 字 2个月前

时间来到了1904年的5月。
新货币的发行很是成功,虽然仅仅只有一周多的时间,但已经往外流通了价值超过两百万英镑的新货币,也就是澳元。
这次的货币发布采用的是全国范围内统一发行,人们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的薪水发放方式,英镑和澳元都成为了联邦认可的支付方式之一。
在澳大利亚范围内,已经有许多人选择以澳元的方式领取自己的薪水。
他们对于目前的政府和阿瑟十分信任,也自然认同王室所发布的新货币。
甚至澳大利亚的民间还诞生了许多收藏家,他们坚信,数量有限的纪念货币或许会在以后具备收藏价值,这是现在的英镑所不具有的。
目前根据联邦各地王室银行传来的消息来看,大约有一百万张澳元,一千三百万张先令和四千两百万张便士被兑换,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已经有一半。
这对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邦以及阿瑟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联邦已经初步能够摆脱大英帝国的经济控制,有了自己新的货币。
而对于阿瑟和王室来说,这些货币是由王室银行发行的,这也代表着国家目前的财政权掌握在王室手里,是巩固王权的重要手段。
财政权,军权和民心通通掌握在阿瑟手里,只要阿瑟在位一天,联邦范围内就不可能诞生出有权利挑战王室的势力和个人。
和澳大利亚的政通人和相比,远东地区的战争要比历史上更加惨烈的多。
因为阿瑟的变相干预,这场战争双方的武器装备都先进了许多,包括能够造成大范围杀伤的火炮和重机枪,沙俄帝国和岛国都装备了更多。
自从上一次的旅顺海战之后,在海军方面,岛国恢复了短暂的宁静。
马卡洛夫中将则保持着自己的计划,偶尔会看到有军舰从旅顺港口出发,执行着一些隐秘的任务。
海洋上的安静,也就代表着陆地上的残酷。
自从1904年3月21日,岛国的第一军登陆朝鲜镇南浦之后,岛国的陆军是没有怎么行动的。
这其中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岛国的陆军正在等着海军的行动,只有海军获得了优势,利用海军强大的舰炮,才能对于旅顺港口的要塞形成威胁。
但事情的发展超出了岛国的预料,海战并没有取得胜利,甚至就海战来说,岛国是失败的。
但陆地上的战争并不能停止,维持这样的军队规模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巨大的消耗。
四月中旬,岛国第一军顺利抵达朝鲜半岛北部。
对岸负责防守的是沙俄帝国的东满支队,指挥官是扎苏利奇。
岛国第一军大约有三万人的规模,而东满支队也有将近两万人。
就简单的攻守优势来看,似乎是沙俄帝国占据优势。但偏偏沙俄帝国守将扎苏利奇来到阵地之后,一个半月没有任何行动,既没有加固防御工事,又将军队散乱的布置在正面战场,完全没有任何应对敌人的措施。
唯一的防御工事居然只是一条绵长的战壕,连一丁点的伪装都没有。
其中,占据大约一半人数的预备部队甚至驻扎在十公里以外,炮兵阵地也完全暴露在敌人眼前。
先不说这样的“人才”是怎么登上满东支队指挥官和沙俄帝国中将这样的高位,对于岛国军队来说,这简直就是白送。
准备了十多天之后,岛国发起进攻,试图绕到敌人的左翼后方,将面前这两万人的军队包围起来。
第二天的时候,双方在附近区域展开激战,沙俄帝国迟钝的用炮火和反突击抵抗岛国的进攻。
但因为岛国的兵力占据优势,再加上沙俄帝国军队的防御阵地太过简陋,以及火炮阵地早已经暴露的原因,岛国的炮火压制了俄国的炮火,岛国人也在当天顺利的攻上阵地。
俄国指挥官扎苏利奇害怕被包围,因此连忙下令向后方撤退。
但东西伯利亚第11步兵团在撤退的时候,已经深陷岛国军队的包围圈,几次突围之后仍然失败,最终全军覆没。
不过,这支步兵团也不是没有任何战果。虽然没有装备来自澳大利亚的火炮,但还是侥幸的分到了两挺重机枪。
在试图突围无果之后,东西伯利亚第11步兵团果断的选择死守,最终用全军覆没的代价,换来了岛国军队六千多人的伤亡。
这是沙俄帝国和岛国在陆地上的第一次交易战,最终取得了沙俄帝国大败,岛国惨胜的结果。
加苏利奇所率领的两万人规模的东满支队,成功撤退的仅有一万两千多人。
而岛国的第一军三万人,在这次的进攻战中损失了五千多人,围剿俄国东西伯利亚第11步兵团的时候又伤亡了六千多人,可战人数锐减到一万八千。
但就战略层面上来说,这场战争最终的受益方仍然是岛国。扎苏利奇的撤退,直接将远东地区的东大门向岛国打开。
岛国第一军经过短暂的修整之后,立即向远东内陆前进。
同时,五月初。
岛国第二军大约四万人的军队也整装出发,在辽东半岛貔子窝登陆,企图从北到南攻占旅顺港口。
岛国之所以对旅顺港口如此重视的原因,是因为旅顺港口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