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巡逻体系的建立(2 / 3)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2026 字 2个月前

些决定在欧洲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当然,最难以接受的肯定还是荷兰王国了。澳大拉西亚最精华的部分,就是位于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南部和新西兰的北岛。
而这些地区想要前往欧洲或者东亚,就一定会经过荷属东印度,要么向西经过马六甲海峡穿过印度洋前往欧洲,要么向北前往东亚。
这也代表着荷属东印度的部分海洋也位于澳大利亚的巡逻范围,如果不加以阻止的话,荷属东印度也就相当于对澳大拉西亚门户大开。
但问题是怎么阻止呢?动用荷兰自己的力量是基本不可能的。
荷兰虽然有超过十万的军队,但位于荷属东印度的军队只有五万人,无论是训练程度还是装备,都比不过澳大拉西亚的军队。
在看人口和工业规模,澳大拉西亚已经实现了对荷兰王国的超越,再加上近距离作战的原因,丁点的优势被无限放大。
荷兰王国能够守住荷属东印度的最大原因,实际上还是来自欧洲列强的支持。
但澳大拉西亚更甚之,澳大拉西亚不仅和德意志帝国有着良好的关系,和沙俄帝国更是姻亲加利益联盟。
英国就更不用说了,澳大拉西亚本身就是大英帝国的两个殖民地合并而来,统治者也出身于英国王室。
只要不是关乎国家存亡的重大利益所在,澳大拉西亚和英国基本不可能闹翻。
毕竟维多利亚女王的遗嘱还历历在目,绝大多数英国人对于阿瑟还有着很多的好感。
虽然明知阻止澳大拉西亚困难重重,但荷兰王国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请求列强的周旋,试图让澳大拉西亚的海军巡逻范围固定在澳大拉西亚的领海。
但荷兰的行动注定不会成功。德国和澳大拉西亚目前正处于蜜月期,澳大拉西亚的扩张对于德国来说没有任何威胁,甚至还能帮助到德国。
因此威廉二世果断地选择了中立,德国明确表示并不参与两国的事务。
英国方面,因为之前手提箱的事情,爱德华七世对于阿瑟的名字可以说是深恶痛绝,自然也不愿意参与到这件事中。
除了英德之外,法国现于英国和俄国的选择困难之中,目前也没有额外的精力去管其他事情。
俄国和澳大拉西亚刚刚缔结了姻亲关系,不去支持澳大拉西亚就是好的了,更不可能去支持荷兰王国。
剩下的列强奥匈帝国是德国的小弟,德国中立,奥匈也肯定跟着中立。
意大利就不用多说了,意大利在东南亚和大洋洲的影响力甚至都比不上荷兰,也自然不可能为了荷兰王国去得罪澳大拉西亚。
这么一来,这个问题基本没有外力能够依靠,荷兰王国寻求了一圈之后,也只能假装看不到,默认澳大拉西亚的巡逻计划。
荷兰人还十分擅长自我安慰,被迫允许澳大拉西亚的巡逻计划之后,荷兰人纷纷自我安慰:“这只是他们因为海盗劫掠而愤怒,才诞生的巡逻计划。等到海盗事件的影响力消散之后,自然也不可能维持这么庞大的巡逻计划。”
让荷兰人没想到的是,阿四不仅将这种巡逻变成了常态,还在几年后加入了无畏舰和大量的中型军舰,将小半个印度洋和小半个太平洋,以及荷属东印度的领海全部变成了澳大拉西亚的巡逻区域。
这也让澳大拉西亚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大大增加,甚至荷属东印度的一些土著势力也纷纷向澳大拉西亚示好。
不示好也没办法,勃朗蒙贡多王国的下场历历在目,因为得罪了澳大拉西亚的原因,勃朗蒙贡多王国的高层几乎被清缴干净,土地也几乎被南面的曼达人和鲁乌苏丹国瓜分。
更重要的是,澳大拉西亚在荷属东印度的两次大屠杀,荷属东印度的总督和荷兰王国没有任何反应。
这代表着什么?荷兰人也惧怕澳大拉西亚的兵锋,因此才会默不作声。
既然荷兰人都惧怕了,那么被迫臣服于荷属东印度的这些土著势力,自然也清楚谁才是他们最得罪不起的国家。
阿瑟的行动很快,从四月中旬开始,澳大拉西亚的海军就频频出动,在澳大拉西亚的沿海和北部海洋进行高频次的巡逻。
虽然这样做会增加物资的消耗,特别是煤炭和石油。澳大拉西亚的煤炭储量多的数不胜数,也拥有数个大型油田,自然不用担心这些问题。
有了舰队进行巡逻和保护之后,澳大拉西亚商船再也没有诞生任何问题,甚至那些土著部落的渔民和船只见到澳大拉西亚的商船基本都是绕着走,唯恐惹祸上身。
阿瑟还在近卫军的范围内,与之前参加营救行动的士兵们进行了一次表彰。
虽然没有直接颁布勋章,但也进行了全军范围内的口头奖励,并且每人奖励了一千澳元的资金,赢得了那些士兵狂热而忠诚的眼神。
让阿瑟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出动大规模海军和军队援救被抓的澳大拉西亚人,不仅让他自己和政府获得澳大利亚人更狂热的爱戴,还额外的获得了许多欧洲人的好感。
毕竟像阿瑟这种,能够真正在乎底层平民生死的君主并不多,再加上阿瑟在澳大拉西亚的各种减税政策和福利,让澳大拉西亚的移民吸引力增长了许多。
从1907年5月开始,能够明显感觉到的是,已经有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