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刺杀(1 / 3)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2372 字 2个月前

因为澳大拉西亚和欧洲各大列强已经建立了外交关系的原因,因此通知列强也只需要召见他们的外交大臣即可。
在这些欧洲列强当中,澳大拉西亚重点邀请的,自然是在国际社会上有着巨大影响力的英德两国,以及和澳大拉西亚有着非常良好关系的俄国。
列强的回应也很快,9月30日,俄国就已经发出了回应,表示愿意以中立国的身份参与这次调停,争取为澳大拉西亚和葡萄牙两个国家带来和平。
紧接着是德国和英国,也同意参与这次调停。德国人和这次战争毫无瓜葛,战争的地区也和德国十分遥远。
愿意参与这次调停,实际上是威廉二世看在阿瑟的面子上同意的。
最后就是英国了,英国实际上和这次战争还是有一点联系的,葡萄牙和澳大拉西亚的主战场是葡属印度,也算是大英帝国的重要区域附近。
而大英帝国在印度和东南亚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是最适合以及最有身份参与这次调停的国家。
英德俄三国同意参与调停之后,其他的列强参不参与反而影响不大。
这三个国家足以在任何地区对于葡萄牙形成碾压,葡萄牙参不参与调停已经不是他们说了算。
1907年10月1日,澳大拉西亚正式以国家政府的名义,对外发出公告,公开的邀请英国,德国和俄国参与到这次战争的调停。
这场战争目前的优势方是澳大拉西亚,而澳大拉西亚主动要求调停也让欧洲人倍感诧异。
对此,澳大拉西亚政府给了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那就是澳大拉西亚所有国民和政府向往和平,并不愿意给世界带来灾难。
实际上就是澳大拉西亚已经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好处,再打下去反而没有必要。
很快,三个国家也公开的响应了澳大拉西亚的请求,宣布会以中立国的身份参与调停,争取给交战双方带来和平。
10月2日,三国邀请澳大拉西亚和葡萄牙政府进行和谈,和谈的地点选在了伦敦,毕竟这不仅是目前世界上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也是目前最强大国家大英帝国的首都。
三个国家的邀请让葡萄牙政府倍感为难。
战争到现在的发展情况完全出乎葡萄牙政府的意料,甚至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葡萄牙获得胜利的可能性已经大幅度降低。
但这场战争对于葡萄牙来说是一场声望战争,打赢了政府和王室都会获得大量的民间声望,借机能够彻底巩固统治,稳定局势。
如果是真正的战败还好说,还能以已经尽力维护国民利益,但是敌国太强大为借口。
要是直接参与到和谈中,在战争还没真正分出个结果之前,就抛弃之前要保护的渔民,恐怕葡萄牙政府和卡洛斯一世在战争前获得的大量声望会烟消云散。
结合葡萄牙国内的情况来看,这甚至有可能颠覆王国的统治。
在一片忧愁之中,在卡洛斯一世的授意之下,葡萄牙政府选择了静默。
这下英德俄三国反而怒了,好歹三个国家都是备受认可的列强,英德两国还是目前的世界两霸。
信誓旦旦的向外界声明要调停这场战争,结果葡萄牙直接不给面子,这不是在打三个流氓国家的脸吗?
葡萄牙选择静默的第二天,某英国政府官员就公开露面表示,介于葡萄牙在这次战争中给欧洲人留下的极差印象,英国政府会重新考虑和葡萄牙政府之间的关系。
虽然并未明说会怎样,但言语里暗含的威胁人尽皆知。
这还没完,德国也在当天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德国人的态度就没有那么委婉,某德国官员高调表示,支持澳大拉西亚为了和平做出的努力,同时督促葡萄牙政府尽快参与和谈,为双方民众缔造和平美好的环境。
俄国人就自然不用多说,俄国甚至公开的表示,俄国海军考虑组建一次环球航行,其环球航行的航行完美覆盖了葡萄牙和澳大拉西亚的交战区。
三个国家的接连表态,让葡萄牙政府有些撑不住了。
同时,国内民众对于战争的失利愈加不满,葡萄牙的内忧外患已经更加严重。
10月3日,经过了长达一天一夜的磋商之后,卡洛斯一世无奈的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宣布葡萄牙同意和澳大拉西亚展开和谈。
1907年10月11日,接到了阿瑟命令的王室欧洲事务总管戴维和澳大拉西亚驻大英帝国大使亨利·卡尼亚组成澳大拉西亚代表团,代表澳大拉西亚参与到这次和谈当中。
和谈双方为葡萄牙政府外交部长赫伯持·西蒙和戴维总管,亨利大使,大英帝国,德意志帝国和沙俄帝国则作为中立国家监督这次和谈的公正性,并且保障合约的顺利进行。
和谈的第一天注定不太顺利,葡萄牙方面似乎并没有和谈的打算,开出的条件更是让人震惊。
在自己是战争失利方的情况之下,葡萄牙人居然要求澳大拉西亚进行战争赔款,并且就发动这次战争向葡萄牙政府和人民道歉。
并且,澳大拉西亚还必须无偿释放所有被抓的葡萄牙俘虏,并且对所有战死的葡萄牙士兵进行高额赔偿。
这还没有计算被占领的葡萄牙殖民地的财产损失,如果算上这些,葡萄牙人所要求的澳大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