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东亚来人(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421 字 2个月前

时间进入五月,澳大拉西亚也迎来了深秋。
因为已经临近选举日的原因,澳大拉西亚的公开演讲已经随处可见,哪怕是两个人口较少的殖民地,都能够时常看到政客们的演讲。
这其实倒也不奇怪,为了照顾殖民地人口的意愿,哪怕人口只有九千人的葡属帝汶都拥有一个众议院席位,不到四万人口的新几内亚,更是拥有两个席位,这也是为什么政客会前往这些地区的原因。
毕竟蚊子再小也是肉,虽然只有一两个席位,但这些殖民地的政客也注定很少,竞争力相对来说也会更低。
选举竞争力最大的城市应该就是首都悉尼了,或者说是首都领地。
首都领地拥有高达百万的人口,但众议院的席位仅仅只有40个。
悉尼的竞选竞争力度并不止明面上的数字这么简单。作为王国的首都和政治中心,以及王室和政府的所在地,在选举时期,绝对有相当一部分政客会选择来悉尼演讲。
如果非要解释的话,用一个天子脚下最合适不过。
作为首都和王室所在地,悉尼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如果某个政党能够拿下悉尼大部分席位的话,对于在众议院的竞争也是有好处的。
得益于选举委员会的监督,哪怕一些政党成员已经获得了部长的高位,也被禁止用不合法手段来帮助自己的政党。
而澳大拉西亚的舆论又被阿瑟和宣传部掌控,因此各大政党想要谋求众议院席位的办法,也就只有靠自己的理念和演讲来打动人群了。
不过阿瑟此时的注意力并不在外边的公开演讲上,而是一行来自远方的客人。
准确的来说,这是来自东亚清国的客人,而他们所来的目的,居然是为了学习澳大拉西亚的理念和体制。
是的,阿瑟都有些惊讶,居然会有国家主动来学习澳大拉西亚的体制。
虽然澳大拉西亚对外的宣传和印象一直都是一个议会君主制国家,但实际上各国的高层都知道,澳大拉西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君主专制国家。
澳大拉西亚的君主专制程度甚至超过了俄国沙皇专治。沙皇在颁布政策和变革的时候,还会有根深蒂固的利益阶级进行反对,澳大拉西亚在统一之前是分散的殖民地,这也为阿瑟的实权专制创建了良好的基础。
总结一句话来说,在君主专制的基础之上,澳大拉西亚还没有成规模的反对派和势力,这简直就是君主专制plus版本。
而清国理论上也是一个君主专制国家,如果他们想要变革的话,目的应该是英德这样的世界顶级列强才对,怎么会将目标放在澳大拉西亚呢?
经过外交部长安德鲁的解释之后,阿瑟这才算是明白了一点缘由。
说白了还是权力的原因。虽然清国已经有了改革的想法,但这不代表他们就能够接受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君主立宪国家。
而澳大拉西亚明面上实现了君主立宪,获得了广大人民的认可和爱戴,实际上仍然保持着完全的君主专制,这也让一些人感到心动。
既能让自己的权力不会受到太大的限制,又能够促进改革的实现,何乐而不为呢?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外交使团找上澳大拉西亚的原因,说白了,顶层统治者还是贪图权力。
不过也有别的因素。澳大拉西亚在短短数年前还只是一个英国的殖民地,虽然经济相对于东亚来说比较发达,但也好不到哪去,至少在顶层看起来是这样的。
但目前的澳大拉西亚掌握了最先进的陆海军装备和军舰制造技术,工业规模也已经来到了世界一流,这让清国一些高层看到了模仿的希望。
只要能仿照着澳大拉西亚的轨迹,或许也能够实现自身的复兴。
如果能够从澳大拉西亚掌握先进铁甲舰的制造技术,然后聘请相关专家训练自己的军队,这不就用一种新的方式来实现国家的复兴了吗?
阿瑟对于这种看法虽然很不看好,但还是接见了这只使团。
原因无他,如果澳大拉西亚能够参与这次改革,那么也能够在这个国家安插亲近澳大拉西亚的势力。
澳大拉西亚也能够顺理成章的瓜分利益,同时,在为岛国塑造一个对手。
也不需要太过强大,只要能将岛国继续限制在东亚就行。
等到澳大拉西亚逐渐开始从大洋洲扩张,到时候岛国自然也不再会是澳大拉西亚的对手。
在悉尼宫的宴会厅,阿瑟成功的接近了这支来自远方的使团。
使团的所有人阿瑟都不认识,但这不妨碍阿瑟为澳大拉西亚谋求更多的利益。
“尊敬的澳大拉西亚国王,我等代表我皇,以及四万万国人,向国王陛下致以诚挚的问候。”使团的负责人见到阿瑟之后,一脸尊敬的问候道。(国家名啥的还是少写,毕竟都懂得,所以这里随便写写)
一阵在阿瑟看起来毫无必要的寒暄之后,谈话也终于进入了正题。
“国王陛下,我等从港口一路走来,发现贵国的改变日新月异,目前已经堪比欧洲各大强国。我们对于贵国的先进科技和体制很有兴趣,不知能否有机会和贵国深入交流?”使者询问到。
阿瑟对于使者一口较为流利的英语并不好奇,毕竟大英帝国的势力范围也算是遍布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