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新的火炮技术和潜艇(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781 字 2个月前

8月11日,阿瑟参加了因为俄国军舰建造进度缓慢不得不推迟的新西兰号战列舰的开工仪式,并且对于皇家造船厂的工人们进行了勉励。
从一月第一艘战列舰澳大拉西亚号开始,目前皇家造船厂已经接连开工了三艘战列舰,最快的澳大拉西亚号战列舰甚至有希望在明年也就是1909年三四月份左右建造完成,进行最终的下水测试环节。
这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毕竟三四月距离现在也就是半年左右的时间。
不过虽然期待战列舰的下水测试,但阿瑟还是多次嘱咐造船厂负责人和所有工人,一定要仔细的把握军舰建造的质量,澳大拉西亚需要的是实力强大,性能优秀,经得起战争实际考验的军舰,绝对不是样子货。
好消息是澳大拉西亚的工业和造船业是在德国人的帮助下建立的,而德国人古板认真的性格也深深影响了这些澳大拉西亚工人们。
至少澳大拉西亚的工业产品经得起考验,就算不如德国那样一丝不苟,也绝对是精益求精。
目前俄国的两艘军舰的海试环节都十分顺利,最快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号战列舰甚至能够在今年十月份左右正式交付。
就目前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号战列舰在海事环节方面的表现来看,君主级战列舰的实际性能和纸面数据差距并不大,是一艘能够在各方面和无畏号战列舰相媲美的真正无畏舰。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德国的第一艘拿骚级战列舰已经成功下水,但测试环节体现出来的性能并不能够让人满意。
历史上还好,因为没有对比的原因,因此德国人对于拿骚级战列舰还是有些信心的。
但有了澳大拉西亚的君主级战列舰技术之后,德国人对于这两种军舰在各方面进行了对比,甚至还各生产了一艘样舰来进行比较,最终还是不得不承认君主级战列舰的设计要比拿骚级战列舰好,305毫米主炮也绝对比283毫米主炮火力更加强大。
更为关键的是,德国最亲密的盟友奥匈帝国正好有这样的火炮技术。在双方政府的磋商之下,德国很快从奥匈帝国斯柯达兵工厂引进了305毫米舰炮的技术,作为代价,德国将会帮助奥匈帝国拥有无畏舰。
这样的交换对于德国来说并不亏,毕竟305毫米主炮能够大幅度提高目前德国战列舰的火力水平,而奥匈帝国拥有无畏舰之后,也能够提高在地中海的影响力,威胁法国南海岸和直布罗陀海峡。
德国人也很信守承诺,在获得了奥匈帝国305毫米主炮技术之后,就向澳大拉西亚分享了一份。
德国人获得火炮技术的时间是七月份,运送到澳大拉西亚的时间是八月中旬,也正好是内阁人选已经确定的日子。
得到了德国人提供的火炮技术之后,阿瑟立即召集了所有军工厂火炮方面的专家,集全国之力,尽快掌握305毫米主炮技术。
此时的澳大拉西亚德国专家身影已经少了许多,这是因为当时和德国人签订的援助条约也只有五年,不过因为德国和澳大拉西亚外交关系更加亲密的原因,因此才让部分专家多呆了几年。
从1900年签订援助条约开始,到现在1908年8月,德国一共向澳大拉西亚派遣了各类专家1215名,这些专家向澳大拉西亚输送了大量先进的工业和科技知识。
截止目前为止,目前仍然留在澳大拉西亚的德国专家仅有不到两百人,具体数字甚至只有141人。
这141人是澳大拉西亚政府努力了八年之久的结果,也终于将这141人永久的留在了澳大拉西亚。
当然,肯定是用比较和平的手段,澳大拉西亚政府提供了大量的便利条件和政策,这才挽留了整个专家团九分之一的人才。
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军工厂和造船厂方面的专家,这些专家人数就占了93人,剩下的才是化工业和基础工业以及其他行业的人才。
目前这些专家中的大部分已经顺利的获得了澳大拉西亚的国籍,剩下的也已经在考虑中了。
阿瑟给出了拉拢条件十分优厚,除了他们的年薪工资保持不变之外,还承诺将他们的家人全部邀请到澳大拉西亚,并且以最快速度让他们获得国籍,享受澳大拉西亚公民的待遇。
同时,给予移民的条件全部都会获得,这也代表着这些德国专家的家庭来到澳大拉西亚至少都会获得几十英亩的土地,生活完全能够保障。
威廉二世对于阿瑟拉拢人才的行为保持了默认态度,毕竟德国和澳大拉西亚的良好关系在前,再加上德国人才济济,完全不会因为这一百多个人才而对澳大拉西亚不满。
随着阿瑟一声令下,在几十名德国专家的带领之下,数百个军工厂的火炮专家开始对于德国提供的305毫米主炮技术进行全面研究,力求能够在最快时间内掌握技术,然后将其装备在澳大拉西亚号战列舰上。
目前俄国的两艘军舰已经下水测试,因此只能等着澳大拉西亚掌握技术之后,花费时间来将这两艘战列舰的主炮进行更换了。
不过好消息是更换主炮也要不了太长时间,短则半个月,长则一两个月,主炮的更换基本就能完成。
而且这些拆卸下来的283毫米主炮也能安装在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