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人才计划(2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646 字 2个月前

时期大幅度减少伤亡的药物,其重要性对于任何国家而言绝对都是战略级别。
阿瑟当机立断,决定率先邀请赖特博士。
之所以邀请赖特博士,而不是先去邀请亚历山大·弗莱明,这里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
亚历山大·弗莱明的求学之路也算是比较坎坷,先是在13岁时和其兄长去伦敦做工,然后意外的得到了他姑父的一笔遗产,这才能进入伦敦大学圣玛丽医学院进行学习。
1906年毕业之后,弗莱明便留在了圣玛丽医学院的研究室,帮助他的老师赖特博士进行免疫学的研究。
截止目前为止,弗莱明仍然留在赖特博士的研究室中,也是赖特博士目前能力最强的助手。
而弗莱明之所以选择留在赖特博士实验室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凭借他目前的学历和名声,根本不可能在没有赖特博士的帮助之下,获得研究室的使用权。
而赖特博士又是一个比较宽容温和的人,他允许自己的助手弗莱明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当然,是在不妨碍自己的研究和工作的前提下。
这给了弗莱明更大的独立研究空间,也让弗莱明在这段时期内经历了更多的成长。
早在一年前,弗莱明就独立开始了尝试对痤疮进行免疫接种的研究,并且成功改良了梅毒的繁琐检索程序。
这也让弗莱明成为了这个时期为数不多掌握静脉注射这一先进技术的医生,甚至只有他能够在伦敦为梅毒患者注射最新的治疗药物。
也正是因为弗莱明所获得的成就,让他在学术界获得了初步的声誉,也让戴维总管注意到了弗莱明,将他加进了拉拢的人才名单当中。
值得一提的是,哪怕弗莱明独立获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他也并未脱离赖特的研究范围,在赖特的指导下,做了许多有关于吞噬细胞,调理素,伤寒菌等一系列研究工作,大大增长了自己的能力和学识。
对于这样的人才,阿瑟自然不会放过。
在瓦尔特部长和安德鲁大臣与英国政府进行商谈期间,阿瑟在戴维总管的带领下,拜访了赖特博士的实验室,并且很轻松的就让赖特博士和亚历山大·弗莱明答应前去澳大拉西亚就职。
之所以这么顺利,当然是阿瑟用自己的地位和大量的金钱砸下去的结果。
一国之主亲自邀请,再加上更多的薪资待遇和更优厚的条件,让赖特博士当机立断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亚历山大·弗莱明自然也不介意前往澳大拉西亚,毕竟他所重视的是自己的实验环境和实验资金,以及能够提供给自己的帮助。
这些澳大拉西亚都能够给他,甚至给的远远要比赖特博士给他的帮助更多。
第一次拉拢人才就取得了圆满成功,这让阿瑟的心情也十分不错。
看了看名单,下一个要拉拢的人才是亨利·莫塞莱,一个才能十分出众,但是名声却并不显著的人才。
亨利·莫塞莱在原本的历史上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发现了莫塞莱定律。
真正让莫塞莱并不是那么著名的原因,是因为他在1914年放弃了工作,加入了皇家工程兵团。
但偏偏就是这一决定,让他葬送了自己本该辉煌灿烂的一生。
1915年8月10日,莫塞莱作为技术军官用电话传达命令时,被土耳其狙击手一击毙命,享年仅仅27岁。
美国著名科学作家还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从莫塞莱所取得的科学成就来看,他的牺牲,应该是人类代价最高的牺牲。”
根据莫塞莱的研究成果,英国物理学家查尔斯·巴克拉因在多种金属元素中发现x射线衍射而于191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欧内斯特·卢瑟福在谈到莫塞莱特的成就时说:“他研究生涯的头两年足以给他带来诺贝尔奖。”在许多科学家看来,27岁时英年早逝的莫塞莱特如果能活下来,将为原子结构研究做出更大贡献。
如果有了莫塞莱加上爱因斯坦的基本盘,再投入大量的物理和化学家,阿瑟相信,澳大拉西亚早于原本的历史发明出原子弹也不是不可能。
3200字第三更,求支持,求月票!
今天继续日万,已更10000/10000,圆满完成任务,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