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证券交易所(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657 字 2个月前

随着时间进入1910年的9月,发生在东亚数个省份的水灾越来越严重,各地饥民抢粮,难民暴起,民情困苦。
这也到了澳大拉西亚刷好感的时候,阿瑟高调的宣布代表澳大拉西亚,向灾区援助100吨粮食和五万澳元,来表示澳大拉西亚对外和平友好的一面。
果不其然,得到了澳大拉西亚援助的好消息之后,不仅当地政府大肆宣传,各地灾民难民对澳大拉西亚也十分感激。
只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次灾难澳大拉西亚出售粮食获得的收入,就足足是这些援助的上百倍。
九月初,悉尼率先成立了澳大拉西亚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当天阿瑟亲自参与了证券交易所的开所仪式,并且发表了讲话,声明了证券交易所的重要性。
事实上,股票交易早在1602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就已经发生。当时,荷兰政府印制了世界上最早的股票,东印度公司股票。
而在17和18世纪,荷兰,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相继成立了自己的证券交易所,距今已有至少一百多年的时间。
哪怕是在阿瑟看起来不太发达的岛国,在1878年也成立了两个股票交易所。
这么看来,澳大拉西亚的股票交易所成立时间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
新成立的悉尼证券交易所隶属于财政部管理,并不以盈利为目的。
但证券交易所和股市的建立,对于国家和私人企业的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
私人企业可以选择在证券交易所上市,将自己公司分成若干个股份出售给其他人。
这可以让缺少资金的公司在股市中筹集发展资金,满足因为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大量资金。
除了筹集资金之外,股市还可以分散投资风险,让私人企业的资产升值。
这对于澳大拉西亚企业的发展来说是有好处的,也可以吸引大量的外界资本前来澳大拉西亚,带动澳大拉西亚的各项发展。
鉴于人口和经济规模,目前证券交易所的在悉尼设立也已经足够。
悉尼是澳大拉西亚唯一一个人口上百万的城市,也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自然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到来。
相信在证券交易所成立以后,澳大拉西亚的中小企业也会迎来一定的发展。
随着九月缓缓过去,阿瑟对于欧洲局势也越来越关注。
按照历史上的发展来看,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应该很快就会到来。
摩洛哥危机是德法两国在摩洛哥的政治冲突,同样也加剧了欧洲的竞争以及德国和其他国家之间关系的恶化。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之后,在1907年3月,法国就借口一名医生被杀事件出兵占领了摩洛哥东部的乌季达州。
紧接着,在1907年的8月,法国又借口几名法国工人被杀(实际上是这几个法国工人在施工中破坏了穆斯林墓地),派兵在卡萨布兰卡强行登陆,占领了摩洛哥大西洋沿岸的五个港口城市。
法国占领布萨布兰卡之后,因为追捕逃兵和德国领事馆冲突,让德国和法国之间的关系顿时变得更加紧张。
不过当时德国选择了让各国比较意外的息事宁人态度,同意将这次事件交付仲裁,使事件得以和平解决。
实际上让德国选择息事宁人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之前波斯尼亚危机让欧洲局势已经变得十分紧张,德国人不愿意给这样紧张的局势再添一把火。
二是因为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已经让德国意识到,法国控制摩洛哥的趋势是难以阻挡的。
与其在摩洛哥方面继续和法国抗争下去,不如就此妥协来,换取德国在摩洛哥的经济利益,以及法国方面的补偿。
毕竟德国好说歹说也是世界第二列强,既然在摩洛哥方面对法国退让了,那法国总得给点补偿吧!
因此,1909年2月9日,法德两国签订了《法德协定》,法国宣布承认摩洛哥的独立和完整,并且承认德国在摩洛哥拥有同等的经济权利。
而德国方面则承认法国在摩洛哥拥有特殊的政治权利,并且保证不干涉法国为维护摩洛哥的和平稳定而采取的行动。
法德协定的签署,让德法两国的政治家和高层十分满意,甚至极大程度上缓解了两国之间的矛盾,几乎将法德矛盾转移到了谈判桌上,而不是战场上。
只可惜,法德两国的走近,让英国人十分谨慎,并且关注。
说到底,有英国在,德法两个国家是不可能走向和解的。
无论是德国还是法国,在欧洲的地位都是霸主级别。一旦这两个国家走向联合,那么他们真的能够控制整个欧洲。
这是英国人根本不愿意看到的,德法和解之后,他们的敌人不就自然而然的变成了英国了吗?
更何况,德国能够和法国和解,难道不能和俄国和解吗?
他们的矛盾和解了,那英国怎么办?
要知道,虽然英国和法国是当今世界上占有殖民地最大的两个国家,但大部分的利益,实际上还是被英国掌控。
真让欧洲各大列强和解,他们的敌人可想而知,那就是英国。
作为著名欧洲搅屎棍的大英帝国,能容忍这样的情况发生吗?
别的不说,德法和解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