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视察体育场建设(求月票!)(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576 字 2个月前

1911年12月,因为即将临近1912年的原因,阿瑟也再次前往国家体育场,视察国家体育场的建设情况。
经过了长达两年的建设,国家体育场已经建设了大半,目前剩下的也只是一些收尾工作。
在这段时间里,澳大拉西亚奥运筹建组织也收到了来自世界范围内高达20个国家参加运动会的申请。
相较于上一届伦敦奥运会,这次奥运会对于之前的规定有一些修改,每项比赛每个国家最多参与7个人,建议参与三个人。
同时,一些比较新颖的科技,比如电子计时和终点摄像设备,也会加入到这一次奥运会中,让奥运会的计时更加精确,也能够更合理的解决一些排名判别的纠纷。
更重要的是,因为计时更加精确,甚至已经被精确到十分之一秒的原因,再加上阿瑟砸进去了大量资金,因此国际奥委会宣布将记录这次奥运会上运动员的成绩,并且公布相应成绩的世界纪录。
也就是说这次悉尼奥运会的优秀成绩,将直接进入世界纪录。
这让一些想要为国争光,为自己博得名声的运动员更加期待这次的奥运会,也让悉尼奥运会在世界范围内被热议不止。
这次奥运会的奖牌也早已经准备好,金牌由金和玉石组成,每块奖牌的估价至少在两千澳元以上,可谓是真的价值不菲。
可不要小看这两千澳元,按照一英镑等于7.33克黄金来看,两千等于一千英镑等于7330克黄金。
如果按照后世大概的金价来估算,这一块奖牌的价值甚至超过三百万元。
当然,这也只是金价的等比例计算。如果考虑到货币的贬值等等因素,恐怕这个价格还要再翻几倍。
银牌的价格就稍微偏低,估值只有600澳元左右,只是金牌价值的三分之一多一点。
而第三名的铜牌的估值是最低的,估值大约只有150澳元,只能说是还算可以的参与奖。
当然,悉尼奥运会的比赛项目相较于上一届伦敦奥运会也有所减少。
根据和国际奥委会的商谈,悉尼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只有40多个,预计开赛时间在1912年6月到7月,最多耗时两个月就可以结束。
阿瑟为这一次奥运会花费的代价可不少,除了修建体育场馆,组织比赛等等的费用之外,澳大拉西亚还会提供参赛国家所有运动员的来回船票和在澳大拉西亚的吃住花费,并且派遣专业的医疗团队保障所有参赛运动员的生命安全。
不过这点花费也是值得的,毕竟这一届奥运会之后,下一届奥运会注定要在很久以后才能举办。
按照目前欧洲紧张的局势来看,阿瑟甚至还要祈祷着欧洲局势不会恶化,来保障悉尼奥运会能够圆满顺利地举行。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到现在只有20个国家报名参与这次奥运会,但报名的运动员数量已经超过了2000人,其中澳大拉西亚就贡献了500人。
这500人也是之前运动员训练团队经过精挑细选之后剩下的,经过一段时间刻苦的训练之后,应该也能获得一定的成就。
除了澳大拉西亚的500人之外,参与人数第二多的是英国,一共有293人。第三多的是挪威,一共有207人。第四多的是瑞典,一共有199人。
在这之后,芬兰186人,德国185人,俄国178人,美国174人,也是参加这次运动会人数比较多的国家。
阿瑟的目标,就是在奥运会开始之前,争取让参与奥运会的国家数量来到30个的门槛。
同时,参与运动会的运动员数量最好也能超过3000人,毕竟举办一次奥运会也不容易,规模越大,效果自然也就更好。
体育场的建设应该能够在1912年的三月之前完工,赶在六月奥运会之前投入使用是完全没问题的。
而体育馆配套的酒店和各项附属建设以及道路的建设,到目前为止,已经基本上完成了。
阿瑟参观了给运动员们准备的酒店和配套的训练设施,还有就是连接体育场和城市之间的道路,这才满意地结束了视察体育场建设的行程。
体育场的建设到目前为止,不仅花完了初步投入的600万澳元预算,还额外动用了200万澳元的储备预算。
这导致这个体育场的建设花费了800万澳元,也就是将近四艘无畏舰。
不过,就体育场目前的建设来看,阿瑟认为这钱还是花的值的。
如果国家体育场能够使用几十甚至上百年,它所代表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绝对要比现在动用的这几百万澳元有价值。
结束了国家体育场的视察之后,阿瑟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了农用机械厂。
这里隐藏着阿瑟准备的大杀器,也是澳大拉西亚陆军将来着重装备的武器之一。
“陛下!”农用机械厂之外,厂长乔尔一脸恭敬地迎接阿瑟,然后带着阿瑟前往农用机械厂的仓库。
仓库之中停着几辆最新生产的坦克,也是自上一次实验之后,经历了一年多的实验和改进,才最终确定成型的第一代坦克。
这几辆新生产的坦克相较于之前第一次测试时期,稳定性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提升。
虽然这也改不了坦克偶尔掉链子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