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环球航行(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571 字 2个月前

1912年4月10日,悉尼。
经过了一周多的精心准备,获得了所有停靠点所在国家同意之后,澳大拉西亚的飞艇环球航行正式开始。
澳大拉西亚要进行飞艇的环球航行这则消息,很快就成了继巴尔干战争之后,又一个轰动欧洲甚至全世界的新闻。
不过可惜的是,因为时间紧迫,欧洲的媒体注定不能在飞艇出发之前抵达悉尼。
但他们也有其他的办法,那就是在飞艇抵达停靠点之前,就在停靠点驻扎来获取飞艇的第一时间的新闻。
虽然只是早上八点,但悉尼早已经围满了人群。包括澳大拉西亚的各大报社和媒体,好奇的澳大拉西亚群众,以及阿瑟和澳大拉西亚政府。
为了更大程度的将政府的名声打出去,这次环球航行的官方赞助商是澳大拉西亚政府和王室,所有花费将由政府和王室共同承担。
“哦,我的天哪,这样的大家伙真的能飞上天空吗?还要来一次环球航行?”
围观的人群中,有人看着不远处那个看起来如同庞然大物一般的飞艇,不由得发出了疑问。
“该死,难道你还怀疑陛下会骗我们吗?就算他是个铁疙瘩,陛下说他能飞上天空,他就能飞上天空。”旁边明显是同伴的人,听到了自己伙伴的疑问之后,不由得没好气地回答道。
“你们难道没有见过这家伙在天空上飞吗?那可真是庞然大物,他的影子都比一栋楼大的多。”旁边也有见过飞艇翱翔在天空的人,此时不由得出声做出了解释。
对于澳大拉西亚人来说,像环球航行这样的大新闻,自然会成为人人都津津乐道的热点。
更何况这样的热点还是阿瑟和政府推动的,那自然会吸引更多的澳大拉西亚人围观和好奇。
飞艇对于澳大拉西亚人来说也不是太陌生,澳大拉西亚的飞艇诞生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也完全不是什么保密级别的东西。
让人感觉到有些惊讶和怀疑的,实际上是眼前这艘印刷着澳大拉西亚国旗和王室徽章的飞艇的体积。
和之前的飞艇相比,眼前这艘飞艇至少是之前好几艘飞艇的大小,看起来也更加壮观和庞大。
“陛下,各位。这是航空实验室的最新作品,一艘可以承载40吨重量的,最高航速能够达到110公里每小时的飞艇,au-3!”这片空地被临时搭载出来的高台上,航空实验室的负责人特奥多尔,正在一脸兴奋地向着阿瑟以及政府所有官员,媒体,还有下面的群众介绍着。
特奥多尔的声音,随着扩音器被传播到很远很远,让附近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够听得清楚。
“根据我们的保守估计,au-3至少可以乘坐105人,并且配备至少半个月生活物资。就算是40吨的满载,au-3也可以达到至少70公里每小时的航速,完全可以大幅度缩短洲际之间的交流时间。”
来参观环球航行出发仪式的,除了王室,政府,媒体和普通民众之外,还有澳大拉西亚的一众中小资本家。
目前澳大拉西亚还没有历史比较悠久的贵族体系,唯一几个贵族,还是阿瑟分封的不可继承的爵士头衔。
“特奥多尔所长,这样的大家伙一共需要多少人才能操控?”政府有官员略带好奇地询问道。
“au-3飞艇虽然体积比之前增大了数倍,但操作系统却比之前的飞艇更加简单。算上所有操作人员,让这艘飞艇完美的在天空中翱翔,最多也只需要两班次共32名操作员即可。如果只是短距离的飞行,则不用考虑操控者的疲劳问题,只需用16名操作员即可。”特奥多尔所长一脸自信的回答道。
新的飞艇实现了超远距离的航行,自然也要考虑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那就是操作员的疲劳程度。
虽然飞艇可以实现长达数天甚至半个月的航行,但操作员最多十来个小时的时间,就需要进行换班,以免因为疲劳发生意外事故。
这也代表着飞艇长途航行的时候,必须要携带至少两个班次的操作员,才能够进行换班。
众人闻言,反而理所当然的点点头。这样一艘庞大的大家伙,操控飞行只需要16个人,两班倒也只需要32个操作员,完全在情理和意料之中。
不过因为最多只能承载105人的原因,扣除32个操作员,以及15个服务员之后,最大的载客量也只有58人。
值得一提的是,应欧美各国的要求,这艘环球航行的飞艇的58个载客量,澳大拉西亚并不会全部包揽,而是分给了美国6个,英国10个,德国8个,俄国7个,法,奥,意各5个。
这也代表着,澳大拉西亚能够向本国出售的飞艇票只有12个,仅仅只有总票数的六分之一左右。
不过这并不影响这次环球航行的功劳被澳大拉西亚独自瓜分,再加上各国对飞艇票感兴趣,也代表着他们对飞艇感兴趣,因此阿瑟也没拒绝。
反正目前飞艇票的价格也比较昂贵,随便一张票的价格就高达数百英镑,也不是澳大拉西亚平民能买的起的。
阿瑟对于欧洲各国瓜分飞艇票的行为还是很乐意看到的,一旦这次环球航行取得了成功,也就代表着飞艇即将进入商业化。
而澳大拉西亚作为第一个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