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英国访问团抵达(1 / 3)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2133 字 2个月前

1913年2月3日,《澳大拉西亚兵役法》正式颁布。
兵役法规定,凡年满18周岁,并且小于30周岁的男性合法公民,除学生,医务工作者,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等重要领域工作之外,都要参加每年两次的军事化训练。
理论上来说,每年的军事化训练基本都在7月和10月开展,各为期半个月。
在这半个月的军事化训练中,小到队列训练,大到枪法训练都有所涉及。
虽然不会在短时间内将受训练的人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士兵,但至少相较于没有任何训练的平民来说,这些参加过军事化训练的人,能够够迅速的成为一名合格士兵。
对于目前的澳大拉西亚来说,阿瑟是不会大张旗鼓地动员上百万军队的。
这不仅会对国家发展的潜力造成损害,庞大的军队也会对政府的财政造成负担。
但没办法,让自己拥有充足的预备役,也是保证国家安全的一种底牌和手段。
在其他列强国家动辄数十万常备军队,数百万预备役军队的时代,如果澳大拉西亚的军队数量太过稀少,又怎么能保证澳大拉西亚的本土安全呢。
就算本土的安全能够保障,本土之外的所有殖民地和领土,以及澳大拉西亚对外的影响力和地位,也都需要充足的军事实力来进行维护。
虽然在阿瑟的估算中,澳大拉西亚在工业,经济和军事方面,都已经成功的达到了列强地位。
但哪怕是列强之间,彼此的差距也是很大的。澳大拉西亚所达到的列强地位,不过和意大利这样的低等列强一样,算是列强守门员而已。
看起来是列强,但和英法德这样的顶级列强相比,两个澳大拉西亚都比之不过。
兵役法的颁布,在澳大拉西亚并未遭受太大的反对。
其实这也正常,毕竟任何人在参与军事化训练的时期,都可以获得等同于当时人均年收入水平的薪资。
而且他们也不用担心因为参加军事化训练,导致自己丢失工作的事情。
如果真的有企业因为这样的借口开除员工,那么不用担心,澳大拉西亚政府和王室会为员工找回公道。
其实从澳大拉西亚的军事化训练时间中,就能够看出政府对于这样的事情早已经有所预料。
在大部分澳大拉西亚的地区,1月到6月是农忙阶段,也是种植小麦其他粮食作物的阶段。
7月份到10月份是小麦的成长阶段,也是农闲时期。对于澳大拉西亚的农民和牧民来说,这段时期有足够的空余时间可以进行军事化训练。
11到12月份是小麦的收割阶段,这段时间又进入了农忙阶段。
因此,国防部特意将每年的军事化训练的时间,放在了距离比较近的7月和10月。
8月到9月的时间,正好是绵羊褪毛剪毛阶段,这也让澳大拉西亚的军事化训练时间,几乎完美的错过了农忙时间和牧忙时间。
至于每年的军事化训练带给国防部的财政负担,劳尔部长经过计算之后,给出了一个粗略的数字,大约六百万澳元左右。
这其中,年满18周岁并且小于30周岁的澳大拉西亚男性公民,大约有100万人左右。
扣去学生和一些比较重要的岗位之外,每年参加军事化训练的人数大约为80万人。
一共两次军事化训练,也就代表着要为这80万人提供一个月的薪资,大约每人4.2澳元,一共331万澳元。
虽然有80万人参加训练,但这不代表政府要为这80万人全部提供武器。
事实上,训练也完全可以岔开进行,这80万人大约只需要提供10到20万支步枪,就可以让每个人都在军事化训练期间,消耗数十发子弹找找手感。
林林总总的花费加起来,劳尔部长给了一个大概的数字,那就是600万澳元左右。
这笔资金对于国防部来说也不太高,是能够负担得起的。
当然,阿瑟代表王室,也不能没有任何行动,因此直接表示,王室来承担军事训练的人的所有薪资。
这么算下来,短时间内每年的军事化训练,大概王室承担300多万澳元,政府承担300万澳元左右。
对于国防部来说,今年新增加的军事预算并不止这些。
首先是阿瑟提出的关于扩张殖民地师数量的计划报告。阿瑟要求在1915年之前就要拥有15个殖民地师,并且还要拥有一定的战斗能力。
而1915年距离现在也不过只有两年的时间,这也代表着殖民地师的扩张已经迫在眉睫,留给劳尔部长制定扩张计划的时间,也基本上已经所剩无几。
好在虽然一个殖民地师的士兵数量高达两万人,但这其中的所有士兵和大部分低级军官,全部都由当地土著组成。
这也代表着只要拥有足够的土著人数,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张15个殖民地师,完成阿瑟所下达的任务。
30万土著对于目前的澳大拉西亚来说也不算太大的问题,国内没有国籍的土著高达数百万,这些人都是潜在的土著兵源。
1913年2月17日,国防部的扩军公告正式对外发布。
只可惜,这份扩军公告注定让许多人失望,因为这只是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