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出乎意料的战果(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530 字 2个月前

1914年8月17日,在准备了将近两周的时间后,澳大拉西亚正式启动了太平洋统一战争。
参加这次战争的,陆军有第一师和第二师共计3.2万人,海军有澳大拉西亚号,澳大利亚号和新西兰号三艘无畏舰以及相应的舰队。
具体的作战计划是,第一师和第二师先行抵达澳属新几内亚,在澳属新几内亚进行整修之后,前往北部的德属新几内亚。
德属新几内亚是德国在太平洋地区面积最大的殖民地,也是德国所有太平洋殖民地中守备力量最强大的。
根据皇家情报局的预估,整个德属新几内亚大约拥有1000名德国守军,加上新几内亚的德国居民,武装至少2000人的部队是完全没问题的。
阿瑟并不会小瞧德国军队的战斗力,哪怕只是殖民地的守备部队,在大意之下,也能够给澳大拉西亚带来巨大的伤亡。
也正是因为阿瑟的重视,这次的战争不仅调集了两个师,还有海军主力护航,顺便也能够提供火力支援。
毕竟德属新几内亚除了在新几内亚半岛上的土地之外,还拥有大量的岛屿和群岛。
这些地区的占领就需要海军的协助,毕竟陆军光靠步行是不可能抵达这些地区的。
8月18日,所有军队顺利地抵达了澳属新几内亚的首府莫尔兹比港。
这个港口城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经成长为人口接近七万的小型城市。
虽然人口看起来不多,但在澳大拉西亚的所有殖民地中,已经算是佼佼者。
目前莫尔兹比港执行着比较严格的种族隔离制度。因为当地的土著大多是一些黑人的原因,在大部分的情况下,他们不被允许进入当地的城市。
当地的土著有自己居住的场所,一般是殖民地政府划分的土著生活区。
相较于略显发达的城市,一些土著生活区突出几个字,脏,乱,差。
不过好在这些土著死亡的地方大多都是工地和建筑区域,死后会被集中火化埋葬,因此并未造成瘟疫等传染病。
在莫尔兹比港经过了简单的修整之后,第一师和第二师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北上,从陆路进入德属新几内亚。
而另一路,则继续乘坐运输船,前往德属新几内亚的首府,赫伯特斯赫厄。
对于像德属新几内亚这样殖民地的攻占,主打的就是一句话,擒贼先擒王。
只要攻占了赫伯特斯赫厄,德属新几内亚至少九成的居民就会在澳大拉西亚的控制之下。
到时候,再分兵占领整个德属新几内亚,也就变成理所当然的事情。
截至目前为止,德属新几内亚大约拥有11万居民,其中德国裔占据一半以上,其他的是欧洲移民和一些混血。
这11万的人口,有八万多人居住在赫伯特斯赫厄,足以见得控制赫伯特斯赫厄有多么重要。
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有一个好消息,在欧洲战争爆发之后,德国和其太平洋殖民地的联系被全部切断。
大西洋,地中海和印度洋,散布着协约国的舰队,德国的补给舰队想要抵达太平洋基本不可能。
就算真的有舰队能够抵达新几内亚,路程也至少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按照时间来看,至少也是半个月后,完全足够澳大拉西亚占领德属新几内亚。
德属新几内亚的重要性还是很高的,不仅拥有十多万的人口,一百多万的土著,还拥有广泛的土地面积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
更重要的是,德属新几内亚所在的新几内亚半岛,是大洋洲地区的第二大岛,也完全可以作为澳大拉西亚北部的屏障。
同时,这片地区也是澳大拉西亚将手伸向东南亚的跳板,因为它和荷属东印度相邻。
如果按照战略意义来看,这片地区和菲律宾也十分相近。这对于美国控制下的菲律宾来说是巨大的威胁,也是澳大拉西亚清除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影响的手段。
如果能够完全占据这个半岛,澳大拉西亚距离菲律宾的距离可就十分近了。
而美国控制下的菲律宾并不稳定,只需要稍稍的煽风点火,美国就很有可能失去这个太平洋彼岸的土地。
8月19日,乘坐运输舰队的第二师顺利抵达了德属新几内亚的首府赫伯特斯赫厄。
几乎所有的殖民地首府都位于海边,毕竟殖民地大多都不能做到自给自足,特别是德属新几内亚这样的小型殖民地,非常依赖从德国运输而来的各种各样的物资。
为了方便这些物资的运输,在港口建立殖民地的首府,也就成了这些殖民地的首选。
当然,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殖民者最开始抵达殖民地的地方,就是殖民地的海岸。
这些殖民者为了方便和自己母国的交流,往往会在海边建立根据地,而不是距离海边比较远的内陆。
毕竟欧洲的殖民探索靠的是坚船利炮。在海边建立陆地不仅有利于随时离开,也能方便和其他地区的贸易。
澳大拉西亚的军队一经登陆,就立刻引起了德国人的注意。
德国的殖民地可不像葡萄牙和荷兰的殖民地那样,不仅岸防十分落后,甚至某些巡逻体系早已经崩溃。
但让第二师师长菲里茨·莱纳没想到的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