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混乱的秩序(2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536 字 2个月前

的俄罗斯帝国了。
虽然时间只是十月份,但沙俄的大部分国土已经变得寒冷,北部的圣彼得堡和莫斯科更是变成冰雪国度,将这座古老的城市披上了一层白衣。
如果放在往常,俄国人早已习惯这样的寒冷。但现在可不同,因为战争的消耗,底层民众缺少煤炭,粮食和生活日用品,日子过的格外艰难。
其实俄国人并不缺钱。他们的薪水相较于战前还有所增加,人均收入甚至还涨了好几个百分比。
但问题是,相较于俄国人薪水增长的幅度,俄国物价增长的幅度更加夸张。
因为本来就缺少物资的原因,从英法和澳大拉西亚运来的大量物资,绝大多数都被调往了前线。
一些前线不缺的物资,在国内却被炒到了天价,被那些资本家攥在手中,不花费大代价根本不可能买到。
就连俄国民众取暖急缺的煤炭资源,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增长了五倍以上。
底层俄国平民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要么购买煤炭取暖,要么购买粮食饱腹。
两个选择只能选一个,因为他们手中的薪水只能够购买其中一样。
迫于无奈,许多俄国民众左邻右舍挤在一起,互相倚靠着取暖,来抵抗即将要到来的冬天。
甚至好多户家庭凑钱购买煤炭,然后好几十个人挤在十多平方的小屋子内,从火炉缝隙透出来的红光将每个人脸上照亮,但却丝毫不能掩盖人们脸上的愁容。
别说取暖了,就连做饭俄国人都是几家人合用一个火炉,为的就是节省那该死的奢侈的煤炭费。
要知道,这还只是十月份。等到一二月的冬天真正来临,俄国到底要冻死多少人谁又知道呢?
或许在这个冬天被冻死的,很有可能就是这些脸上布满愁容的俄国平民。
更加要命的是,除了煤炭之外,各种生活日用品,工业产品,粮食,医疗物资甚至是食盐和调味品价格都在增长。
粮食的价格翻了三倍以上,工业产品更是翻了五倍。哪怕是平时常见的生活日用品,随便购买一个也需要俄国人一个月的工资。
导致俄国这一现状发生的原因有很多,通货膨胀,各工厂爆发的叛乱和罢工,前线的巨大消耗,资本家的囤货发国难财等等。
随便一样都会让一个国家头疼,可俄国却偏偏经历了所有。
如果是在其他欧洲国家,民众的游行会让政府重视,反对党也会趁机攻击政府,媒体也会跟着大肆报道。
但在沙皇专政的俄国,没有人会在意这些平民百姓的死活。没办法,谁让俄国拥有高达一亿多的人口呢。
在其他欧洲国家,损失数百万人口可能会很心疼。但在俄国,人口的损失不超过一千万,俄国高层都不知道什么叫心疼。
但俄国的现状并不止于此。圣彼得堡的平民百姓还好,毕竟位于帝国的首都,政府也不会让圣彼得堡的状况太过难堪。
但在俄国的偏远乡村和城市,物资的上涨极度夸张。甚至有传言,平民的薪资每涨一成,粮食的物价就要上涨一倍。
如果说战前的俄国人有少部分要饿肚子,那么现在的俄国人,只有少部分不会饿肚子。
如果遮盖沙俄帝国的列强身份,仅只是以旁观者的眼光看看沙俄的边远乡村和城市,就能够惊讶的发现,目前这些地区的生活环境和列强国家的殖民地没什么区别,甚至政府对于民众的剥削会更加严重。
当一个国家连民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不能保证,这个国家也到了被颠覆的时候。
在看似平静的俄国的暗处,一场汹涌无比的浪潮正在谋划。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