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战争中的发展和俄国来客(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658 字 2个月前

1918年2月初,政府战争的所有花费以及国内的现状进行了完全统计,并且将最终结果汇报到了阿瑟的办公桌上。
相较于上一次进行人口统计之时,澳大拉西亚的人口已经增长到了1867.8万人,已经无限接近2000万人口的大关。
眼下战争已经结束,各国对外移民政策都已经逐渐恢复,新的一年很有可能迎来更多的移民增长,从而突破2000万人口大关。
整个1917年,澳大拉西亚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22.40亿美元,折合英镑为4.48亿英镑,8.96亿澳元,增长率大约在7%左右。
从这一数据就能够看到,战争对于澳大拉西亚发展的影响微乎其微。
甚至战争还促进了澳大拉西亚各行业的发展,包括军工业,服装业和各种轻工业,都因为这场战争而受益。
1917年,澳大拉西亚政府财政收总收入为1.661亿澳元,近两年的增长比分别为17%和15%,增速都十分喜人。
1917年因为美国加入了战争,确实抢走了一部分澳大拉西亚的市场,也导致澳大拉西亚政府财政收入增速略微降低,但在影响不大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战争。
相比之下,同年政府的财政总支出也高达1.455亿澳元,相较于战争前增长了接近一半。
1917年政府的财政总盈余高达2060万澳元,这可相当于六艘超级无畏舰,财政的状况还是十分良好的。
同样十分夸张的还有王室财团的收入。毫不夸张的说,王室财团在战争时期的扩张速度丝毫不弱于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
如果说战前的王室财团出名的是各类重工业的话,那么此时的王室财团也有许多的轻工业,比如皇家服装制造厂,皇家军靴制造厂,皇家罐头食品厂等等。
根据王室财团的统计,战争这三年多的时间内,澳大拉西亚总共向欧洲出口了超过500万吨的罐头制品。
按照一只野兔成年重量80斤到100斤不等情况的来算,这些罐头大约相当于1.2亿只野兔,足以见得澳大拉西亚在最近几年内对于野生动物的捕杀数量。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澳大拉西亚的生态环境相较于欧洲国家来说十分脆弱,毕竟澳洲一个完全独立的大洲,生态环境和欧洲,亚洲并不相同。
在最近几年内,澳大拉西亚已经实行了比较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和动植物保护法,与澳大拉西亚的肉食动物进行了相当严格的保护,禁止随意猎杀。
除此之外,政府十分鼓励民众对于袋鼠,野兔,野猪,野骆驼等野生动物进行猎杀,这些野生动物可以售卖给罐头厂,或者自行食用。
基本上每隔一个月的时间,政府和王室就会组织一次大型的捕猎活动,对于捕猎成绩名列前茅的人还会进行一定的奖励。
除了政府和王室的官方捕猎行动之外,澳大拉西亚还有很多捕猎协会,专门负责捕猎野生动物,卖给罐头厂赚钱。
可不要小看这些捕猎协会和俱乐部的收入,如果捕猎技能比较熟练的话,收入甚至能超过农牧民。
当然,野外捕猎也有一定的风险,特别是澳大拉西亚比较危险的野外环境。
但正所谓高风险,高回报,每年还是有大量的人乐意参加这些捕猎活动,一来放松身心,二来赚取额外的收入,还能在自己的家人,朋友,甚至是其他人面前大出风头。
除此之外,政府也颁布了比较严格的外来物种法律,尽可能杜绝外来物种对于澳大拉西亚生态环境的破坏。
像野兔,骆驼这样的生物,全部都是外来物种。正是因为野兔的极度繁衍,导致有大量的土地被啃食,甚至沙漠化。
保护环境是阿瑟为将来的君主们能够做的一件事,也是保护澳大拉西亚土地环境的重要方式。
不管怎么样,环境保护和野生动物捕猎一直都会持续下去,治理澳大拉西亚的生态环境也是迫在眉睫。
2月5日,外交部突然来报,俄国保罗大公来访,外交部已经在招待了。
阿瑟点了点头,当即决定立即接见保罗大公。
不管怎么说,澳大拉西亚王室和俄国皇室都是姻亲关系,也是天然的盟友。
不论怎样的环境下,见保罗大公一面还是很有必要的。更何况俄国的君主制还没有被推翻,不论是贵族礼仪还是玛丽王后那边,都让阿瑟必须要接见这位俄国来客。
其实保罗大公的来意阿瑟早已清楚。虽然俄国君主制得以保留,在尼古拉二世的权力相较于内乱之前遭受到了严重的限制,甚至可以说没有多少权利,只能苟在冬宫深居简出。
这样的现状让野心勃勃的尼古拉二世十分不满,尼古拉二世一直在等待时机,一个重新夺回权力的契机。
眼下战争已经结束,俄国民众们的反战思想自然也就无疾而终。随着俄国军队的陆续回国,尼古拉二世也重新掌握了一些保皇派的势力,让尼古拉二世看到了重新掌权的希望。
仅仅凭借着尼古拉二世和保皇派的势力还是不够的,毕竟除了临时政府之外,尼古拉二世还有一个更大的心腹大患,那就是工人联盟。
正因为如此,尼古拉二世想要找到更多的盟友,比如协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