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海洋保护公约(2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546 字 2个月前

/br>包括占领时间比较早的澳属帝汶,应该是目前所有殖民地中开发比较完善的,已经具备了本土化的条件。
可以这么说,澳属帝汶只是缺少人口,其他的和澳大拉西亚的本土也没什么区别了。
“目前的帝汶大约有多少人口?”阿瑟将目光看向了民生大臣菲利普,询问到。
“截止去年年底的人口统计,帝汶的总人口为9.77万人,帝力城的人口为7.21万人。”民生大臣菲利普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将帝汶的人口数据脱口而出。
阿瑟满意的点点头,询问到:“帝汶的发展如何?如果要拓展帝汶的市场,有什么可行的办法吗?”
在殖民地拓展市场是必须的,甚至荷属东印度在阿瑟的眼中,也只不过是一个可以随时能够控制的海外市场。
只要阿瑟愿意,任何外来商品都不能进入荷属东印度,这也是澳大拉西亚海军全面碾压荷属东印度海军的底气。
“陛下,帝汶的土地面积超过三万平方公里,目前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农牧业,以及部分矿业。帝汶的人均耕地面积可达五英亩以上,总产粮突破7.7万吨,大约可以供给15万人食用。
理论上来说,我们只需要在十年的时间内向帝汶移民二十万以上,就可以完全控制这片土地,将其纳入澳大拉西亚的市场下。”民生大臣菲利普回答道。
帝汶是澳大拉西亚最早的殖民地之一,因为距离澳大拉西亚本土十分近的原因,也可以作为殖民地本土化的第一步。
更重要的是,帝汶的土地面积相较于其他殖民地来说也不是太大,本土化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也不是太多。
率先将帝汶本土化,不仅能够走出澳大拉西亚殖民地本土化的第一步,还能为其他殖民地做个表率和榜样,其他殖民地只需要照猫画虎照抄作业即可。
民生部长菲利普也十分赞成殖民地本土化,特别是澳大拉西亚的殖民地已经普遍驱逐土著的情况下,本土化是必须的,也是一定要做的。
殖民地的体系并不靠谱,特别是在各国和各地区的民族主义日渐膨胀的前提下,英法所构建的殖民地统治体系已经岌岌可危。
正所谓自身强才是真的强,如果澳大拉西亚能够将东南亚的殖民地全部本土化,带给本土的提升绝对是殖民地都比不了的。
阿瑟点了点头。菲利普部长所说的十年移民20万的方法完全能够接受,毕竟每年也就移民两万人左右。
如果能用十年的时间将帝汶全部本土化,带给澳大拉西亚的绝对是长期的收益。
更何况一战结束后的这段和平时期远远超过十年,这也正是上天赋予澳大拉西亚将这些殖民地本土化的契机。
“既然如此,那就将殖民地本土化的第一步放在帝汶。”阿瑟说到:“向帝汶输送大量的移民,赶在行政区划改革之前,我希望能看到帝汶直属州的出现。”
相较于帝汶的人口来说,帝汶还拥有大量的土地面积等待开发,这也让帝汶能够承受更多的移民。
帝汶如果本土化成功,这对于附近的皇家领地,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苏拉威西岛等殖民地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如果澳大拉西亚成功的在二战之前将所有殖民地本土化,建立一个个直属州,将来美国和苏联所形成的自由民主冲击也永远不会波及到澳大拉西亚。
如此一来,殖民地体系遭受冲击的英国,只会愈加依靠澳大拉西亚的帮助。
这对于澳大拉西亚将来接手海峡殖民地和中东殖民地来说有着不小的帮助,也是阿瑟乐意看到的发展方向。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万,已更30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