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英国政府的危机(1 / 3)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2129 字 2个月前

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过去了将近两年的时间,但欧洲各国的经济丝毫没有回暖的趋势。
情况相对来说较好的,大英帝国的经济相较于战前有着些许的增长,但不代表大英帝国的经济状况就是良好的了。
恰恰相反,随着无产阶级的思想在世界蔓延开来,大英帝国遭受的影响可想而知,这也是为什么大英帝国要阻止苏维埃俄国发展的原因。
苏维埃对于全世界的工人的影响是无比巨大的,相关的党派在世界各国相继成立,这也极大程度的影响了各国的政治环境。
随着大量的士兵开始退役,加上各国主动减少军工行业的规模,导致参战各国都有一定的失业潮,其中最为严重的就属德国和法国了。
不过大英帝国也不例外,先不说大英帝国殖民地的状况,哪怕是大英帝国的本土爱尔兰地区,此时的状况也足够让英国政府头疼。
大英帝国本土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的联合。
这其中,苏格兰和爱尔兰的独立问题一直存在,也时刻困扰着大英帝国和英国政府。
假如有一名比较贤明的君主,深得英国民众的信赖的话,英国本土的问题还能压制。
但可惜,这样的君主维多利亚女王是一个,爱德华七世勉强算半个,现在的乔治五世并不是。
这也导致自乔治五世当政以来,英国本土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只不过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国能够压制这些隐患罢了。
但现在,经历战争摧残的大英帝国,再加上苏维埃的影响,已经有一些控制不住的趋势。
在爱尔兰,大量的失业的工人开始爆发游行,甚至已经演变成一场工人运动。
在埃及,埃及人也开始不满大英帝国的统治,纷纷组建了一些颇有规模的游击队伍,袭击英国人的驻军。
从今年三月开始,以埃及开罗的学生反抗大英帝国的统治为起点,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并且以一股风潮迅速席卷整个埃及。
而在六个月后的今天,这股风潮丝毫没有消失的痕迹,甚至已经逐渐演变成武装起义。
如果不能尽快镇压开罗等埃及大城市所面临的危机,大英帝国或许要在埃及展开一场战争了。
更重要的是,埃及人已经有意识地团结在了一起,对大英帝国在埃及的统治是有颠覆性的危机的。
造成这一危机的,除了大英帝国在一战期间对于各殖民地的疯狂压榨之外,还有就是对于战后士兵的无视和强行退伍,导致这些原本为大英帝国卖命的士兵不仅瞬间丢失了工作,也没有任何补偿。
一些英国军队不愿意再为政府卖命,只是驻守在城市之内消极防守,没有丝毫出城镇压起义的决策。
如果了解一下大英帝国在一战前后的抚恤政策就能够知道,英国士兵对政府寒心也是理所当然。
要知道,这些士兵累死累活的为英国政府卖命,回国之后却发现他们家庭的财产被政府征收了大量的税收,甚至有不少的财产被强行破产。
也正因为如此,不少的士兵回家之后甚至找不到家人流落到何处,参战之后反而家破人亡,这是这些士兵根本无法接受的。
这一点大英帝国就远远比不上澳大拉西亚。虽然澳大拉西亚对于土著十分严苛,但对于自己国家的公民还是十分温和的。
澳大拉西亚的士兵都能拿到自己应有的补贴和抚恤金,自然也就不会对政府不满。
各殖民地的土著基本都被驱逐,殖民地也没有任何危机,也不用担心殖民地的人闹独立。
而澳大拉西亚的公民,也在政府的各种文化影响之下,普遍默认自己是澳大拉西亚人。
现在的澳大拉西亚或许有各个民族之分,但澳大拉西亚人也逐渐的被更多人所接受。
是等到将来的某一天,澳大拉西亚再也没有了其他民族,有的只是一个团结而统一的民族,那就是澳大拉西亚人。
将一个国家的人口全部凝结成一个民族,这对于国家凝聚力和团结程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值得庆幸的是,澳大拉西亚人的肤色比较相近,这也是将这些人口凝聚成一个民族的基础。
毕竟如果大家的肤色都不一样的话,在这个种族歧视比较严重的时代,人和人之间是有排斥性的,想要强行融合成一个民族十分困难,甚至根本不可能实现。
至于对于大英帝国来说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其实并不用多说。印度反抗英国统治的运动一直都存在,无非严不严重,影响大不大罢了。
现在的英国政府或许还在庆幸印度的反抗并不强烈,等到著名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爆发的时候,也就该英国政府头疼了。
知道这可是印度,这可是大英帝国之所以是帝国的基础。如果丢失了印度,英国只是联合王国,英国国王也只是国王罢了。
甚至往坏处想一想,丢掉印度的大英帝国,甚至连目前的法国都不如,全球霸权也注定会沦落到其他国家的手中。
对于大英帝国来说,无论是埃及还是印度都很重要。埃及拥有联通地中海和印度洋的苏伊士运河,印度则是大英帝国最重要的殖民地,两者都不能丢失。
英国著名的唐宁街十号,在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