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限制海军军备条约(1 / 3)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2145 字 2个月前

随着时间进入1919年的十月,原本已经销声匿迹的流感似乎再次流行了起来。
当然,和致命性比较高的第二次流行相比,这次的流行并不那么严重,许多人的症状只是一次严重感冒,绝大多数时候并不会危及到生命。
随着阿瑟的一声令下,澳大拉西亚的各部门紧急响应了起来,应对这次卷土重来的流感病毒。
虽然从欧美的数据来看,第三轮流感的致死率并不高,但澳大拉西亚政府也算是严阵以待,并没有丝毫大意或者懈怠。
不管怎么样,美国大流感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破坏是巨大的,对于民众的生命安全的破坏也是巨大的。
从十月初第三轮流感在欧美流行开始,短短数天的时间,就已经造成了数十万人感染,数千人死亡的恐怖数字,也让欧洲报社和媒体再次惊呼狼来了。
这场大流感已经被完全定性为美国大流感,要说最不愿意见到流感继续流行的,应该就是美国人了。
别的不说,顶着美国大流感的名字,就足够让美国人在流感中胆战心惊。
几乎所有国家的报社和媒体在报道这场流感的时候,都在不间断的提到美国大流感的名字,并且企图将流感造成的伤亡罪责归咎到美国的名下。
甚至有一些好事的欧洲媒体,已经在宣传美国再次传播流感的阴谋论了,让原本就在国际社会上不敢高调的美国人彻底当了缩头乌龟,生怕世界联盟再次将锅甩到自己身上。
可惜,这样的事情不是美国人想躲就能躲过的。
如果说第二次传播以高死亡率著名的话,那么第三次的传播就以高感染率出名。
原本在第二轮流感传播中没有波及到的地区,比如一些偏远封闭的岛屿,人少的山区,基本都出现了多多少少的病例。
如果是比较发达的地区还好,因为医疗设施的完善,真正的死亡率普遍维持在5%以下,甚至能够降低到2%左右。
但那些治疗并不发达的地区,比如太平洋的一些岛屿,还有一些土著部落,就只能遭受流感肆虐的折磨了。
荷属东印度再次受到了严重波及,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感染人数已经超过百万,死亡人数更是突破了20万。
那些原本走在街上趾高气扬的荷兰人,此时龟缩在城市内根本不敢出门。
他们生怕在土著之间传播的流感传染到自己的身上,这也让荷属东印度政府下达了比较严格的限制法令,禁止任何土著靠近荷属东印度的城市,并且将现有城市中的土著全部驱逐。
许多土著部落甚至接连成群的死亡,这也让东南亚地区的土著数量降低了许多。
澳大拉西亚所控制的苏拉威西岛的土著也是有流感传播的,为了解决这一隐患,阿瑟决定将其中一部分土著驱逐到荷属东印度,减少土著大量死亡后可能造成的瘟疫等更加严重的危机。
这些土著可没有什么文明和卫生的观念,好的情况下死了就地掩埋,差的情况下甚至不管不顾,要么等着林间野兽将尸体吃掉,要么就只能等着自然的力量,让尸体自然的腐朽破败了。
苏拉威西岛大约拥有500万的土著人口,有超过150万土著被征召到了澳大拉西亚本土进行劳动。
这其中,在矿场工作的就有高达80万土著,这些人也是矿场的免费劳动力。
剩下的350万土著,几乎都在澳大拉西亚驱逐的名单之中。
但随着国家的发展,土著这样的人力显得越来越不重要,迟早要被全部驱逐出澳大拉西亚的土地。
不过,驱逐土著的行动是缓慢的,这整整500万土著至少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才会全部驱逐出境,甚至需要更久的时间。
流感的传播自然也影响到了美国,以及美国所控制的菲律宾。
在短时间之内,流感就导致了数十万菲律宾人感染,上千人死亡的惨重数字。
但对于菲律宾来说也有一个好事,那就是能加深和美国之间的仇恨,更加激起菲律宾民众对于美国之间的不满。
没办法,谁让流感的名字是美国大流感呢?美国大流感让菲律宾产生了如此重大的伤亡,菲律宾不找美国又找谁呢?
虽然因为流感的影响,菲律宾的行动暂时终止。但菲律宾三大本土势力的招兵买马的行动并没有任何停滞,反而因为菲律宾民间对于美国的不满,导致有更多的人愿意加入反抗美国的队伍之中。
1919年十月底,沉寂了一段时间的英国人终于打算行动。
英国人在世界联盟新的会议中提出了三项提议,第一项和之前一样,是关于减少德国人的赔款的提议。
第二项是限制世界各国海军的规模,来防备像一战之前那样的,没有必要的海军军备竞赛。
至于第三项提议,要求美国对于第三轮流感传播进行解释,并且进行一定的赔偿。
不管流感的致死率高不高,对于世界各国的经济的损害都是相当严重的。
眼看着第三轮流感的传播愈演愈烈,美国人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任何说法,英国人可不会放过他们。
对于英国人来说,能有这样的光明正大的打压自己的竞争对手的机会,用脚趾头想都不会错过。
目前英国人最重要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