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房产靠炒(1 / 3)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2048 字 2个月前

和无线广播相配套的技术,自然就是在后世早已经被淘汰的收音机技术了。
无论是基站还是中转站,他们都只是发送信号的设施。而收音机就是接收无线电波信号的设备,才能将无线电波信号转变为可以输出的音频。
澳大拉西亚其实是有广播电台的,毕竟广播技术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拥有,只不过技术的限制是十分大的。
澳大拉西亚的只局限在澳大利亚地区的东南部分,准确来说,只有悉尼和墨尔本城市拥有属于自己的电台,覆盖范围更是少的可怜,基本上只有个别广场。
这些广播电台最大的作用,其实是宣布全国范围的时政新闻,以及临时颁布的一些政策等等。
因为受众比较有限,因此没有任何收入,只是政府为了更好的传播政策进行的额外宣传花费罢了。
资本家看到政府的电台没有任何收入来源,也自然不敢入场,相比政府,他们才是更承受不住损失的那一方。
这其实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任何一个新兴行业和事物,如果不能快速的实现盈利,并且推动这个行业的人也不是什么大能力,大身家的达官贵人,就基本代表着这个行业不可能发展起来。
这也让世界范围内的创业环境并不是那么美好。这个时代的背景要比后世黑暗的多,如果没有太大的权力或者资金的话,想要白手起家,创业成功是很困难的。
因为资本总有办法掠夺你的资源,抢占你的市场。
稍微文明一点的,会疯狂打压你,然后低价收购你的企业。
而那些蛮横霸道的资本,在和政府勾结的前提下,随便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就能够让创业者辛辛苦苦打拼出的身家灰飞烟灭,为他人做了嫁衣。
阿瑟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因此才让王室银行对于澳大拉西亚的创业环境进行一定的帮助,包括对于一些创业者进行资金贷款等等,也可以是进行投资。
这一行动也挽救了澳大拉西亚的创业环境,这才是澳大拉西亚诞生了不少的中产阶级和小型的资本的原因。
毕竟澳大拉西亚最大的资本还是阿瑟,阿瑟没有任何必要,也没有任何想法去干涉这些人的创业行为。
相反,这些人创业成功了,对于澳大拉西亚的经济也是有帮助的。
只要不是那种没有任何良心的资本家,阿瑟也乐得看到澳大拉西亚诞生更多的小资本阶级,从而提升澳大拉西亚的经济水平。
至于那些会逐渐发展成大资本的人,政府也有相应的应对办法。
至少在澳大拉西亚,资本家的权力不会那么高,资本也要始终掌握在政府和阿瑟的手里。
政府能对资本产生影响,资本不能对政府产生影响,这才是一个国家发展最合适的体制。
相较于无线电波的研究,收音机的研究和设计其实非常简单,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有相应的设备。
目前流行的收音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不需要电源的矿石收音机,一种是需要插电的电子管收音机。
矿石收音机不需要电源,甚至结构也十分简单。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导致矿石收音机需要长达五米的天线来接收信号,这也是矿石收音机为数不多的缺点之一。
当然,除此之外,矿石收音机的声音较小,在较为空旷的场所就不太适合。
电子管收音机就没有这些限制,但需要插电,算是收音机最古老的种类之一。
这两种收音机的技术其实都不困难,澳大拉西亚科学院在现有的收音机的技术上进行一定的研究,很快就进行了仿制,并且改进成澳大拉西亚独有的收音机技术。
两种收音机相较而言,矿石收音机是比较简单的无线电接收装置,因此造价比较便宜,一般售价在20到30澳元左右。
而电子管收音机的结构相对复杂,体型相较于矿石收音机来说也更小,因此也更贵,售价普遍达到30到50澳元。
在决定将无线电基站铺设到全国之后,收音机的制造和售卖就成了当前的头等大事。
要知道,科学院的研究可远远不止这么简单,包括八线图像的装置也在研究,也就是所谓的早期的电视机。
真要等到早期的电视机研发出来,那电视的重要性肯定是要超过收音机的。
这也代表着,收音机的盛世没几年的时间了,迟早是要被电视所替代的。
因此,趁现在将收音机全面普及,狠狠地从欧美赚取一大笔利润,这才是阿瑟要做的事情。
特别是美国人,现在还是很有钱的,不好好压榨一番,都对不起阿瑟所掌握的无线电和收音机技术。
后市的广播设备多不胜数,收音机已经搭载在了汽车和手机上。
不过在网络大发展的时代,广播电台最终还是被网络打败了。好像除了少部分人习惯听广播之外,大部分人已经进入了浮躁而快速的现代化生活,没有时间去安静的聆听广播。
但不管怎么样,这也是几十上百年后的事情。收音机的市场绝对能够覆盖全球,在网络没有彻底普及之前,收音机还是能够坚挺一段时间的,也能够给阿瑟带来很多利润。
相较于无线广播所需要建设的大量基站和中转站来说,收音机的投资其实不需要太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