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奢侈品一条街(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546 字 2个月前

爱尔兰局势崩溃的如此之快,想必英国政府也没有预料到。
但如果做一个总结的话,只能说英国人对于爱尔兰人长时间的压迫态度是罪魁祸首,哪怕爱尔兰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英国政府仍然没有放在心上。
无论是最开始警察的盲目开枪,还是各地治安官对于游行群众的肆意抓捕,毫无疑问都加速了爱尔兰局势的恶化。
不过到现在为止,英国政府觉得他们仍然能够随时平定爱尔兰的叛乱,毕竟大英帝国的强大已经深入人心,外部的列强都不能打败大英帝国,更不要说只是一个小小的爱尔兰了。
当然,爱尔兰独立战争和澳大拉西亚没有任何关系,阿瑟也绝对没有横插一手的打算。
不管怎么样,现在的英国人完全有能力镇压爱尔兰,至少维持大英帝国的框架是完全没问题的。
和爱尔兰独立战争相比,阿瑟更加重视菲律宾独立战争,毕竟这才是澳大拉西亚能够掌控的,并且也是主角之一的战争。
当然,爱尔兰独立战争的爆发也让阿瑟有着些许的担忧,毕竟澳大拉西亚的爱尔兰人也不少。
但联想到澳大拉西亚目前的现状,阿瑟心中的担忧又消散了大半。
首先,爱尔兰独立战争的爆发是英国长期对爱尔兰人压迫的结果,这也涉及到英格兰和爱尔兰的历史问题。
目前在澳大拉西亚的爱尔兰人过得还是很不错的,澳大拉西亚各个民族之间也没有任何压迫,一个统一的澳大拉西亚人的观念还是很贯彻人心的。
更何况,澳大拉西亚虽然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各个民族之间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聚集地,而是被打散在各个城市,不可能形成爱尔兰这样的游行规模。
种种原因决定着澳大拉西亚的局势根本不可能像英国本土那样发展,这一点阿瑟还是比较放心的。
只要保持英国人的比例超过澳大拉西亚总人口的一半,澳大拉西亚的局势就可以保持总体的稳定,基本上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确定菲律宾独立战争如同自己所想的那般发展之后,阿瑟又将目光放回了澳大拉西亚的发展上。
经过长达20年的发展,悉尼这座城市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其发达程度也不逊色于欧洲国家。
当然,这也是澳大拉西亚的通病。澳大拉西亚的大城市相较于欧洲来说不逞多让,唯独落后的就是大城市的数量,说白了还是人口的问题。
虽然悉尼和墨尔本的发展完全不逊色于欧洲国家的大城市,但问题是,澳大拉西亚发展度较高的也就这两个城市。
尽管已经确定了澳大拉西亚几年后的首都是目前正在建设的圣阿瑟堡,但这仍然并不妨碍政府对于悉尼和墨尔本进行新的规划和建设,就比如悉尼即将建成的两条街道。
这两条街道连接悉尼最中心的街道,位于悉尼扩建区域的中部,算是接下来建设的重中之重。
为了弥补悉尼作为一个发达城市的空缺,这两条街道一条作为金融街,一条作为购物街,是将来悉尼新城区建设中经济方面的重中之重。
金融街自然不用多说,这条街道所连接的悉尼旧街,坐落着澳大拉西亚最大的三家银行。
不出意料的话,新的金融街也会建设三家银行的分行,同时还会从世界范围内招商,将来会是悉尼最重要的金融街道。
而另一条购物街自然也不是普通的街道,将会是澳大拉西亚奢侈品集中地,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的奢侈品都能在这里看到,更进一步促进悉尼和澳大拉西亚的经济。
包括阿瑟私人酒庄的红酒,也会在这里公开售卖,并且作为主打商品之一,进一步打响悉尼购物街的名气。
这两条街道将会在悉尼率先建设,如果有成效的话,在墨尔本也会建设相应的街道,甚至在新首都也有规划。
总体来看,悉尼和墨尔本的人口完全能够撑得起这两条街道。目前悉尼和墨尔本的人口均已经突破300万,也是澳大拉西亚主打的两座超大城市,在国际上的名气还是很大的。
建设这样的购物街,不仅是为了促进澳大拉西亚的经济流动,同样也是进一步打响澳大拉西亚的旅游名气,吸引更多的国外富商前来澳大拉西亚购买奢侈品。
毕竟所有在购物街的消费,澳大拉西亚政府都能够收税,长久以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还能打响澳大拉西亚的名气,绝对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除了对于新城区的建设之外,对于旧城区的改造,以及对于一些建筑的修善工作,也是悉尼建设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作为澳大拉西亚两个大城市之一,悉尼作为澳大拉西亚的门面,各项建设必须100%的用心。
首先是对于悉尼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卫生环境的维护,这关系到澳大拉西亚对外的名声,因此政府十分重视,还特别颁布了相应的卫生法律。
其次就是电力的全面普及,悉尼城区的所有道路几乎都安装了路灯,为这座城市提供了照明。
因为汽车的普及,相应的红绿灯装置也已经诞生。出于对于汽车驾驶员和其他民众的生命考虑,在阿瑟的命令下,政府完善了交通法,并且将红绿灯加入了交通法,并且添加了一些交通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