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忙碌的各国,忙碌的世界(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561 字 2个月前

如果说一战中的协约国是同仇敌忾,那么一战后的协约国就是各自混乱了。
这混乱可不是开玩笑的,继俄国内战,美国,英国先后面临独立战争的威胁之后,法国也迎来了不小的危机。
1921年9月,克里姆召集了里夫地区12个大部落的首领开会,联合通过了《民族宣言》,也代表北部摩洛哥事实性的独立,公然反抗法国和西班牙对摩洛哥地区的侵占。
说到摩洛哥地区,其实并不陌生。列强在这片地区还导致了两次摩洛哥危机,不过最终还是由法国和西班牙将摩洛哥瓜分。
不过,因为摩洛哥人的反抗,法国和西班牙只占领了摩洛哥的平原地区,还有一部分山区仍然处于摩洛哥部落的统治中。
从1921年开始,西班牙加强了对摩洛哥的侵占,并且入侵了里夫山区。
但没想到的是,在当地部落酋长阿卜杜勒·克里姆的带领下,里夫在七月下旬击败了整整两万名西班牙军队,随后又在八月,在梅利利亚展开了一场漂亮的攻防战,迫使超过3000名西班牙士兵投降。
自此之后,摩洛哥地区反抗殖民统治的力量不断加强,这也让瓜分摩洛哥的两个国家,法国和西班牙十分忌惮,决定迅速剿灭摩洛哥的反抗势力。
不过,因为对于里夫的不重视,法国并未加强在摩洛哥地区的军队,只是给殖民地军队分派了更重的任务,确保当地的摩洛哥人不会对法属摩洛哥产生威胁。
法国人还在嘲笑西班牙人的弱小,能够被一个人口不足两万人的部落消灭超过两万三千人的军队。
但很快,法国人就笑不出来了。
随着《民族宣言》的签署,这也代表着包括里夫在内的摩洛哥叛乱被各国定义为独立战争。
克里姆因为击败了西班牙人,在里夫享有巨大的威望,很快组建了一支各部落联合起来的里夫军队。
或许是因为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激情,让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变得十分强大。
九月底和十月两个月时间内,里夫军队在西属摩洛哥几乎横行无阻,接连击败了多支西班牙军队,几乎解放了大半个西属摩洛哥的国土。
这一下直接让西班牙慌了,派遣了高达十万军队进行平叛,但很快被更加熟悉地形的里夫军队打退。
眼看着事情已经超出了自己的发展,西班牙人连忙联系到法国,请求签订一份军事同盟条约,组建联军共同进攻里夫共和国。
要知道,爱尔兰独立战争才刚刚结束,世界各国的民众对于这种独立战争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
要是被各国认定里夫独立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那么就算是强大的法国,也不得不考虑国内外民众的意见。
摩洛哥的问题让英国人松了口气,因为这也代表着世界上所有强大的列强都在忙于战争。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之前的爱尔兰问题也就会被掩盖,还能腾出手部署国家接下来的战略,以及在其他国家忙于战争之时,趁机发展自己的军备。
之前法国人虽然没有旗帜鲜明的支持爱尔兰独立,但还是有不明势力影响了法国和英国民众的。
英国人自然也是很记仇的,法国和西班牙的洽谈正在进行之时,法国国内已经掀起了一场罢归和示威游行的浪潮。
甚至不只是法国国内,不少同情心泛滥的欧洲人,都在举行着大罢工和示威游行,对里夫的独立斗争表达支持。
是的,就是这么魔幻。法国人并不同意法国政府在里夫的侵略,要求政府从里夫撤军,并且支持里夫独立。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少在摩洛哥进行残酷政策的法国士兵,纷纷拒绝向摩洛哥人开枪,甚至还和摩洛哥军队共同联欢。
北非其他地区的穆斯林也纷纷支持里夫独立,动用武力解决里夫的问题似乎已经不现实。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921年10月25日,在伦敦召开了一场秘密会谈,参与国家只包括大英帝国,美国,澳大拉西亚,法国和岛国。
理论上来说,这五个国家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五个国家,其他的包括意大利在内的诸多列强都不是这些国家的对手。
五个国家会议的第一个议题,就是《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
这个议题的背景十分复杂,美国想要在太平洋获得扩张,英国想要遏制美国的扩张。岛国想要在太平洋获得更大的权利,澳大拉西亚却是目前西太平洋最强大的国家。
不过这次议题没有任何瓜分领土的意思,更多的是各国互相承诺,尊重彼此的领土和领地权利,避免更多的纠纷。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规定签署条约的五个国家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所有缔约国之间发生有关于太平洋某一问题的争端,而未能通过外交途径取得满意的解决时,应该召开缔约国会议来解决。
缔约国在太平洋区域的权利遭受其他国家的威胁时,缔约各国应当全面进行协商,以便于联合的或者单独的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应付局势。
这份所谓的五国条约还特意规定,1911年7月13日,英国和岛国在伦敦缔结的协约应当终止。
五个国家签署这份条约各有目的,总的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