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目光放在教育上(2 / 3)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2184 字 2个月前

机构,对澳大拉西亚的发展来说可谓是功勋赫赫。
不过阿瑟也决定对于目前的教育方式进行一定的改变。
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加强对于年轻一代的培养。
具体是培养什么呢?最重要的,是培养这些年轻一代对于澳大拉西亚这个民族的认可度。
从澳大拉西亚的年轻一代接受教育开始,他们就被传输澳大拉西亚人是一个团结统一的民族,他们都是光荣的澳大拉西亚人。
等这些人成长起来之后,他们也就会自然而然的将自己看做澳大拉西亚人,原本的移民民族也就不复存在,澳大拉西亚也就成为了一个单民族国家。
当然,这样的改变是很漫长的,目前也只是进行了一小部分。
但取得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在澳大拉西亚社会各行业以及教育的影响下,认可澳大拉西亚这个民族理念的澳大拉西亚公民已经超过一半,并且还在不断的增加中。
特别是那些在澳大拉西亚出生的人口,他们对于澳大拉西亚的认可是最强烈的,也是最坚定的澳大拉西亚人。
此时就算有人告诉他们,他们的父母不是澳大拉西亚人,是来自国外的移民,他们也绝对不会承认。
因为相较于没有任何印象的故乡来说,澳大拉西亚才是他们的家,才是他们自出生以来就居住的地方。
除了加强对于民族观念的培养之外,还有就是加深对于忠君爱国的印象,减少未来参与革命的可能。
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张再纯洁无暇的白纸,也有肉眼看不到的灰尘覆盖在上面。
国家的治理同样也是如此,虽然阿瑟能够确保大多数澳大拉西亚人爱戴自己,但并不能保证所有澳大拉西亚人都是如此。
总有极个别人的脑回路并不正常,走上反抗阿瑟的统治也不是没有可能。
为了以防万一,提前在教育方面做好准备,确保绝大多数人都是忠君爱国的就已经足够了。
在任何时候,不能获得民众支持的革命基本上都会被镇压,更何况阿瑟还掌控了军权。
当然,教育的改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加强对于小城市和村镇的教育覆盖。
像悉尼和墨尔本这样的大城市的教育情况是不需要担心的,就算政府的精力没有放在这些城市,它们所在的州政府和市政府也会大力发展教育。
特别是悉尼,一座城市拥有澳大拉西亚国家大学,悉尼皇家军事学院,皇家学院三座知名大学,还拥有悉尼市立大学,悉尼文学院等普通大学,教育方面的资源应该是澳大拉西亚所有城市中最丰厚的了。
这也是部分悉尼人不愿意迁都的原因,如果迁都的话,国家大学和皇家军事学院是不是也要跟着迁都?这是悉尼人最担心的问题。
要不是阿瑟保证就算大学迁都了,也会保留目前的学校作为分校,恐怕悉尼人还是不愿意迁都。
毕竟教育所代表的是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视程度,还有这个城市的发展潜力,这是悉尼人最关心的问题。
当然,作为澳大拉西亚第二大城市的悉尼也不甘落后。
墨尔本皇家军事学院,墨尔本市立大学,墨尔本医疗大学,墨尔本生物大学这四座大学,也代表了墨尔本的教育资源。
大城市聚集了诸多大学,这也代表着除了州省府之外的其他中小城市几乎没有大学存在。
这是澳大拉西亚目前要改变的一点,将包括高中在内的高等教育尽可能普及到中小城市,不仅能够方便澳大拉西亚人接受教育的方式,同样也能覆盖更多的城市和人口。
不过,将大学开办到小城市是不现实的。因为小城市就算再渴望大学,每年能够提供的大学入学人数也是有限制的。
其他距离较远的人口也不会优先报考到这些大学,这么做除了面临高额的财政损失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比较折中的解决办法,就是尽可能在中小城市普及高中,以及那些成本更低的技术学校。
虽然比不上大学的学历,但高中的学历在目前的澳大拉西亚也算高的,找个工作还是不成问题的。
现在可不是后世那个大学生遍地走的时代,高中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算是合格的接受完教育的人才。
好消息是,教会也在各地开办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学校,也承担着教育的职责。
虽然澳大拉西亚教会开办的更多是语言学校,不过也有相应的其他的学科,而且是受官方认可的。
毕竟澳大拉西亚新教也算是阿瑟的自己人,处于自己的严密掌控之下。
除了教育环境之外,目前需要改变的还有医疗环境。
医疗环境的改变并不止建设大学和诊所那些,还有对于医疗环境的严格把控,避免乱收钱,看病难等问题。
这种问题是任何时代都有的,特别是资本主义盛行的时代,资本把控的东西很容易坑人,更容易坑平民。
好在阿瑟控制着澳大拉西亚最大的医药集团,掌控着澳大拉西亚国内大半的医药生产。
在阿瑟的命令下,医疗部制定了一份对于各大医院的监督政策,严格控制药物的出售价格,以及市场上正在流行的假药。
出现假药其实也不奇怪,毕竟有的药物价格确实很昂贵,造假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