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R108战列舰下水(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639 字 2个月前

萨尔瓦多的内战如同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直接促使美国民众开始谴责政府,并且纷纷爆发了游行,要求政府尽快动用武力收复这些地区。
特别是巴拿马运河,这关乎到所有美国民众的利益,也关乎到美国东西海岸交通的便捷程度。
巴拿马运河对于美国的重要性,丝毫不弱于马六甲海峡对东亚的重要性,以及苏伊士运河对地中海国家的重要性了。
有着巴拿马运河,美国人只用绕行中美洲,就可以自由的贯穿大西洋和太平洋。
但如果丢失了巴拿马运河,甚至掌控在美国的敌人和竞争者手中,那么美国人往返东西海岸的时候,还要额外绕过一整个南美洲。
这不仅会增加路途的成本,同样也会增加更多的时间消耗。如此一来,美国经济的发展都会受到阻碍,这对于美国来说算是头等大事了。
“无能的柯立芝政府,你们简直比威尔逊政府还要软弱!”
“美国从大战开始就已经不是列强国家了,因为它接连迎来了两任最无能的总统!”
“庞大的美国为什么会畏惧小国家的叛乱呢?我们的政府到底在做什么?”
从三月中下旬开始,这样的报道就频繁出现在美国报纸上,也表现出了美国民众以及反对党对于现在的美国政府的不满。
美国政府为此忙得焦头烂额,柯立芝总统在美国的风评在一瞬间也下降了不少。
正当美国人忙得焦头烂额之时,英国政府也高调地宣布将会支援中美洲各国家的内战,尽早的结束这片地区的和平。
这项议题在世界联盟中获得了大部分国家的认可,虽然没有让世界联盟同意武装干涉,但在先天道义上已经具有优势。
与此同时,澳大拉西亚也公开宣布认可中美洲各国的反抗精神,并且宣布对萨尔瓦多的反抗军提供支援。
这就像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直接让美国在中美洲的统治崩盘。
法国虽然对武装干涉中美洲不感兴趣,但也不会站出来反对英国,毕竟他们和英国人之间也有着py交易,获得了进一步压榨德国人的权利。
从英澳两国宣布支援中美洲反叛势力开始,美国政府和岛国之间的联系就变得愈加频繁。
但无论是美国还是岛国,都没有信心联合起来应对澳大拉西亚和英国。
虽然岛国的陆军在数量方面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英国和澳大拉西亚的海军加起来,绝对能够全面封锁岛国。
岛国的陆军出不了海,对于英国和澳大拉西亚的威慑力,自然也就无限接近于零。
而且,岛国也不可能为了美国的中美洲倾尽全力,毕竟所谓的岛美联盟没有那么紧密。
两个国家在海军限制条约谈判上的背刺,再加上流感带给两个国家的间隙,让这两个国家不太可能一致对外。
好在英国人也没有直接和美国开战的意思,柯立芝总统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只能寄希望于美国军队能够镇压当地的叛乱。
这场中美洲的混乱直接让中美洲变成了棋盘,美国和亲美势力,以及英国和澳大拉西亚成为了棋手。
虽然美国在距离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但英国和澳大拉西亚在综合实力方面更强,而且还拥有名义上的优势,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虽然目前名义上看起来是这些国家的当地政府和反叛势力的战争,但真正影响这些战争走向的,其实是这些国家和势力背后列强的博弈。
好在萨尔瓦多只是一个小国家,澳大拉西亚只需要援助一些武器装备,就能够帮助卡洛斯·埃雷拉·伊鲁纳获得萨尔瓦多的政府主权。
剩下的几个大国家就交给英国人去谋划了,英国人和美国人在中美洲的博弈,阿瑟也就等着吃瓜看戏了。
1923年发生的国际大事也不少,不过在关注这些国际大事之前,澳大拉西亚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
在去年下半年,建造了一年多的三艘r108战列舰迎来了下水测试,也让紧赶慢赶的悉尼造船厂终于松了一口气。
不过外交部的拖延也确实给力,再加上几个国家在商议中各有问题,因此海军限制条约拖到了新的一年还没有签订。
不过,这丝毫并不妨碍澳大拉西亚的海军测试。
根据造船厂给出的时间表,最早的一艘r108战列舰有希望在今年中旬完成下水测试,被正式装备到海军的队列中。
而剩下的两艘战列舰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完成下水测试阶段,最晚也不会拖到明年。
这也代表着在今年年内,澳大拉西亚就有希望迎来三艘超级战列舰的加入,将澳大拉西亚的海军实力彻底巩固,澳大拉西亚在海军方面也就不惧怕任何一个国家了。
这三艘r108战列舰全部建造完成之后,澳大拉西亚在海军限制条约方面就没有拖延了。
但目前为止这份条约都没有被正式签订,其中的原因也值得让人深思。
澳大拉西亚国内还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利奥诺拉工业基地第四期建设的基本建成。
第四期建设计划从动工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四年多的时间。
虽然中途经历过流感等等意外,但还是没有太过妨碍第四期建设的总体进程。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