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房价和房贷(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536 字 2个月前

1924年3月3日,在英国人的主持之下,这场关于德国赖账的会议在伦敦召开,参与会议的国家包含所有德国需要赔款的国家,也自然包括澳大拉西亚。
这次会议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如何处理德国拖延赔款的要求。
经过减免后的德国赔款比例在150亿英镑左右,目前已经偿还了超过10亿英镑。
当然,这不代表着偿还的东西全部都是货币了,其中包含了大量等价的工业制成品,矿产物资甚至是牲口。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德国在战争中的消耗已经非常庞大了,他们不可能在接下来的短时间内就拿出超过150亿英镑的巨款,除非其他国家愿意借贷给他们。
但问题是,接待给一个战败国家大量的资金用来帮助这个国家赔款,这样的明显是亏本的买卖哪怕是法国人也不会做。
更何况,财政状况唯一比较良好的国家美国也背负了大量的赔款,这也让德国人很难从其他国家那获得贷款支持,赔款的筹集进度自然也一再放缓。
“各位,我们已经在四年前缩减了德国的赔款比例,还留给德国三年的时间用来恢复国内的经济。
但结果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一味的退让是不行的,这会让一个本该遭到惩罚的国家看到免去惩罚的希望,也会让本该受到补偿的国家失去应得的补偿。
我认为,应当维持德国赔款的比例,并且敦促德国政府在两个月内尽快偿还今年的赔款。如果德国政府做不到,我们很乐意自行获得应有的赔偿。”会议的一开始,法国代表就站了出来,慷慨激昂的说道。
上次同意缩减德国赔款比例就已经让一部分法国民众不满了,这次要是继续退让,恐怕法国民众的唾沫星子都能将内阁淹死。
“没错,我们绝对不能纵容德国这种有钱不还的行为,这是对所有在战争中遭受到极大伤害的国家的挑衅。
根据数据来看,德国的经济在这四年中已经迎来了相当程度的增长,工业规模也恢复到了战前的六成左右。
这样的经济恢复速度已经超过在座的一部分国家,我不相信德国没有资金来偿还赔款,更不觉得德国的状况比俄国还糟糕。”俄国代表也站了出来,态度十分坚定的说道。
这是俄国在内战以来第一次在外交方面发声,也是尼古拉二世在和平之后,想要恢复俄国国际地位的第一步行动。
很明显,尼古拉二世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加入讨伐德国的队伍在目前来看就是正义的一方,俄国站出来发声不仅不会有任何损失,相反还会得到许多中小国家的感激。
相较于态度比较坚定的法国来说,英国人的态度就显得有些模棱两可了。
一方面英国人对德国人再次赖账的态度比较气愤,但也不希望太过压榨目前的德国,让法国在西欧和中欧没有对手。
说白了,目前的德国就是英国留给法国的对手。德国是必须要存在的,并且德国的状态应该良好的维持下去,而不是苟延残喘。
“先生们,我们能否更换一种思路呢?”英国代表这时候站了出来,说出了自己早已经准备好的观点:“德国政府是否有资金用来赔款暂且不提,但德国政府目前的财政状况确实不太良好。
相较于简单的用矿产物资和资金来偿还贷款,我们为什么不探索探索更多的方式呢?
就比如代工厂模式,我们提供相应的原材料,将重污染的工厂放在德国,让德国免费为我们加工制成品来赔款。
在此期间,德国工人的薪资由我们来定,薪水由德国政府来发。
什么时候替我们生产完足够赔款的工业品,什么时候就算德国偿还完了赔款如何?”
英国代表的想法又是一种思路,能够较为和平妥善的解决这次德国的赖账危机,也能让其他国家获得自己应有的利益。
当然,英国人这样的想法没有目的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虽然看起来是将重污染的工业放在了德国,但德国的工业规模也注定会因此增加。
虽然短时间内来看利益明显在诸多国家这一方,但只要工厂在德国一天,德国方面才是最大的赢家。
这么做能够极快的恢复德国的工业实力,确保将来的德国仍然是那个足以撼动法国的强大国家。
英国人的提议让诸多国家陷入了沉思,这看起来似乎已经是不动用武力前提下的最好解决办法了。
最终,还是法国代表率先开口,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请问英国代表,这样的代生产方式如何解释呢?我们有这么多的国家,每个国家都要签订类似于这样的代生产协议吗?”
“其实不然。”英国代表笑着说道:“我们完全可以联合起来,要求德国政府为我们建立集中的代工厂制度。我们提供一些重污染行业的原材料,将重污染的工厂放在德国,来解决我们国内的环境污染问题。
同时,我们还可以省去不必要的成本开支,用原材料就能收获相应的工业制成品,省去了建设工厂的麻烦。
为了确保我们所有国家在待生产方面的统一,应该明确我们需要带生产的具体行业,同一个行业共同生产,根据各自出资的原材料比例获得相应的工业制成品比例如何?”英国代表胸有成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