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对美作战计划(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529 字 2个月前

大卫在前来求见阿瑟之前,英国政府肯定是有提前预备和考量的。
澳大拉西亚不可能白白的帮助英国,哪怕两个国家的关系确实不错。
还是那句话,国家与国家之间只存在着永恒的利益,却没有永恒的关系。
想要维持澳大拉西亚和英国之间的良好关系,满足各自的利益是必要的先决条件。
这句话同样也可以适用在人与人的人际关系中。抛开亲情和爱情这两个要素之外,想要维持和一个普通朋友的关系,尊重各自的利益是很重要的。
当你对一个人很重要的时候,你就是这个人的朋友。而一个人对你很重要的时候,他就是你的朋友。
人就是这样的,绝大多数时候没有绝对的无私,有的只是互相利益被尊重之后的满足。
听到阿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大卫连忙说道:“这是自然,陛下。菲律宾的战争理应和中美洲的战争一起结束,这两场战争的性质都是一样的。不过,这样重大的损失美国人注定也不愿意承受,或许我们得做好打一场全面战争的准备。”
一下子从美国那儿获得菲律宾和中美洲两块地盘,美国人注定是无法接受的。
要么发动战争避免这样的结果,要么蹲在角落暗自舔食自己的伤口,这是美国人唯二的选择了。
不管怎么样,提前做好准备是必须的。虽然美国大概率不会发动战争,但谁又能保证美国统治者的脑子会不会临时瓦特呢?
万一柯立芝总统脑子抽了发动了战争,难不成还能撤回不成?
要是因为没有准备让美国人赢得了菲律宾和中美洲的战争,那英国和澳大拉西亚可就成了笑柄了。
“这是自然,澳大拉西亚的军队随时会做好战斗准备。”听到大卫同意了自己的要求,阿瑟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也给出了自己慷慨的承诺。
就算和美国人爆发了战争,这也是阿瑟愿意看到的。
美国人目前强大的就只有海军,这一点英国人完全可以应付。
解决了美国人的海军,英澳联军在美国大陆就可以横驱直入,一路从洛杉矶打到纽约,全面占领整个美国,在白宫举行阅兵典礼了。
不止阿瑟对于英国人的条件很是满意,英国人对于阿瑟随时准备战争的态度也很是满意。
也正因为如此,这场密谈很快达成了最终合作,双方约定经过共同准备之后,向美国人发出最后通牒,结束这场持续了一年多的战争。
为了防备岛国人有可能的背刺和其他国家的干涉,双方甚至还约定了在太平洋以及大西洋的舰队分布比例,确保能够完全压制美国和岛国的军队。
不过,岛国大力支持美国的可能性并不大。毕竟东京大地震将岛国的工业破坏的十分严重,没有几年的功夫是缓不过来的。
要说干涉的国家,法国人是最有可能的。英法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法国人应该不会坐视英国人变得更加强大。
不过,法国和美国联合起来的概率也很小,毕竟法国人在太平洋已经没有太多利益了,总不能单纯的为了限制英国,把自己也搭上吧?
英澳的准备至少要一个月以上,这也是双方将下达最终通牒的时间约定在四月底的真正原因。
一来正好可以向中美洲运输更多的武器装备,将中美洲武装成更加强大的棋子,替英澳分担一部分美国人的压力。
同时,也可以在这段时间内调集海军,达到美国人不同意就濒临美国的战略。
和英国人达成的战略让阿瑟暂时解决了美国这个心腹大患,心情也变得好了起来。
但没过多久,一条来自德国的消息就让阿瑟的表情变了又变。
阿瑟本来以为维持了君主制的德国会和历史上的发展截然不同,但没想到一些人物就算背景经历了改变,也注定会崭露头角。
墨索里尼在意大利的成功让阿道夫·希特勒看到了希望。这个曾经隶属于德国陆军的普通士兵,他被强制退伍之后找到了自己心灵的依靠。
德国工人党成立于1919年,最新的名称为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
但这个党派和工人没有太多的联系,它的统治者是大名鼎鼎的阿道夫·希特勒,这个一手建立了第三帝国的人物。
当然,现在希特勒的身份获得了巨大的改变。魏玛共和国没能诞生,德国的历史也和原本的历史有着巨大的差异。
不过,现在的德国和历史上的德国都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国内的局势相当混乱,经济相当低迷,民众的生活相当贫困。
一战后的各国基本都经历了货币的贬值,其中德国和俄国是最为严重的。
俄国卢布的贬值情有可原,毕竟内战持续的比一战还要久,直接摧毁了俄国的工业,卢布不贬值才是怪事。
而德国马克的贬值则更加严重,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战后德国糟糕的政治局势和混乱的邦国分割自治。
这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目前的德国马克在巴伐利亚等强大的邦国已经不流通了,取而代之的是巴伐利亚泰勒。
甚至巴伐利亚泰勒的价值远远大于德国马克,这进一步摧毁了马克在德国的经济价值。
在战争爆发以前,1英镑等于20德国马克,马克的购买力还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