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底线(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525 字 2个月前

阿瑟的果断拒绝出乎了美国大使的意料,也让原本认为可以达成目的的美国大使愣在原地。
拼命思考应对的办法之后,美国大使脸色略有些尴尬的说到:“陛下,真的不再考虑一下吗?美国愿意和澳大拉西亚成为太平洋两岸的盟友,共同管理和统治整个太平洋。
如果贵国愿意的话,我们可以加深在工业和经济方面的合作,这对于两国的发展来说是有好处的。”
这下阿瑟的摇头更果断了。美国的工业和经济规模世界第一倒是不假,但目前距离经济大萧条也没几年了。
要是和美国的经济联系加深了,受经济大萧条影响最严重的美国,势必也会牵连到澳大拉西亚。
更何况,一山不容二虎这个道理阿瑟还是清楚的。太平洋虽然大,但对于科技日新月异的世界列强来说,并不是一个能够和其他国家分担影响力的地盘。
美国之前的太平洋政策也已经证明了,美国人的野心很大,甚至想统治太平洋两岸。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人所提出的共同瓜分和统治太平洋的战略,十有八九是虚构的,也根本不可能被彻底实现。
和美国人相比,目前英国人的援助明显更靠谱一点。虽然英国人的工业规模和经济体量比不上美国,但好在英国是一个欧洲国家,和澳大拉西亚的冲突远远不如和法国以及美国的冲突。
甚至在将来英国被削弱之后,英国会更加需要澳大拉西亚这个盟友,这样的关系才是阿瑟所需要的。
阿瑟再次摇了摇头,对着旁边的侍卫做出了送客的手势。
侍卫心领神会,表面看似恭敬的送走了美国代表。
美国大使亲自上门让阿瑟感觉到了,美国人此时的反应应该是有些慌张的。
他们也在惧怕整个世界联盟的联合,因为这不仅代表着要对抗多个列强国家,同样也代表着美国走向了欧洲的对立面。
虽然美国是目前最大的工业国家和最强的经济国家,但如果被欧洲国家唾弃,美国人是发挥不了多少国际影响力的。
因为目前世界的中心仍然在欧洲,欧洲国家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领先美国的。
正所谓趁他病,要他命。
阿瑟也不会犹豫,让澳大拉西亚代表在接下来的世界联盟会议上提出了进一步督促美国撤军的提议。
目前距离世界联盟正式要求美国撤军已经过去了超过一周的时间。
因为美国军队还没有任何动向的原因,世界联盟完全可以进行正当的催促,这也是美国政府无法反驳的。
来自世界联盟的压力和国内游行的压力双管齐下,相信柯立芝总统统治下的美国政府绝对会汗流浃背。
因为是已经通过的议题,再次进行催促也没有太多的国家反对,被世界联盟的例行会议正常通过。
1924年9月11日,世界联盟再次对美国政府发出了通告,要求美国政府加快撤军的步伐,尽快在三个月内撤军完毕。
如果三个月后美国军队还没有彻底离开中美洲和菲律宾,将视为对世界和平的破坏和对世界联盟的挑衅,世界联盟有权对美国的行为进行追责。
为了表示对于美国撤军的重视性和监督作用,英国和澳大拉西亚特意向世界联盟会议请求,派遣舰队在中美洲和菲律宾进行监督。
实际上的监督作用是假,耀武扬威和挑衅美国人的作用才是真的。
因为澳大拉西亚派出的舰队规模很简单,甚至都没有战列舰,只是一战前建造的战列巡洋舰而已。
但问题是,澳大拉西亚和英国的舰队就光明正大的停在港口之外,美国军队敢进行反击吗?
毕竟停的地方也不是美国的领海,还是经过世界联盟同意的监督美国撤军的行为,完全是合法合规的。
美国要是率先进行攻击,这不就是亲自将宣战理由送给澳大拉西亚和英国了吗?
到那时候,美国面临的不只是澳大拉西亚和英国,还有整个世界联盟的联合。
从世界联盟的第二次警告发送到美国政府的时候,柯立芝总统就再也没有好心情了。
原本还寄希望于澳大拉西亚放弃对英国的支持,将这次冲突转变成美国和英国的单方面竞争。
但没想到,澳大拉西亚根本不会放弃支持英国,这也让冲突直接变成了世界联盟和美国之间的分歧。
虽然实际上只是英国和澳大拉西亚与美国之间的对抗,但名义上却已经上升到了世界联盟和美国的对抗。
又因为世界联盟是数十个世界范围内大中小国家组建的官方联盟,这仿佛又变成了美国单独对抗全世界。
在普通民众看来,整个世界总不可能是错的吧?如果非要在美国和世界联盟中选一个看起来是错的那一方,那大部分人的第一选择都会是美国。
“总统先生,目前来看,我们的希望或许就只有保住巴拿马运河了。”柯立芝总统的办公室内,美国国务卿略有些无奈地对着柯立芝总统说道。
“如何保住巴拿马运河呢?”柯立芝总统面色苍白的询问道。
“战争。”美国国务卿坚定的说道:“我们可以失去菲律宾和中美洲,但绝对不能失去巴拿马运河。
失去菲律宾和中美洲只是担负骂名,毕竟菲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