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皇家学院的成果(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423 字 2个月前

各国的经济复苏和繁荣有一个明显特点,那就是人均收入不断的膨胀,甚至相较于战前已经翻倍。
但问题是,这些国家的工人实际收入真的增加了吗?恐怕未必。
首先,他们面临的是更长的工作时间。战争让欧洲列强损失了大量的人口,劳动力的短缺促使某些工厂开始对工人进行压榨。
工人的收入看似增加了,但他们付出的是比之前长的多的工作时间,换算成时薪甚至减少了。
再加上物价的上升,货币的贬值等等,民众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是在不断的降低的。
和这些欧洲国家有着明显区别的,应该就是澳大拉西亚的工人们了。
澳大拉西亚的八小时工作制还是比较坚定的执行的,虽然在战争时期临时变成了十小时工作制,但工人们的收入也在增长。
澳大拉西亚工人们的最大福利应该就是八小时工作制了,这是哪怕后世的一些国家都没有实行的工作制度。
对于阿瑟和目前的澳大拉西亚来说,八小时工作制也算是比较合适的工作时间。
既能满足国家对于生产的需要,也能够让工人和民众拥有足够的休息和娱乐时间。
这也是到目前为止,民生部的惠民政策没有制定太多的原因。
毕竟只要坚定的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和欧洲国家的区别就已经显现出来了,移民吸引力自然会提升。
对于那些进一步的,比如高比例的医疗报销,更高的收入和补贴,更少的工作时间等等,这些政策就留给以后的澳大拉西亚君主去做吧。
对于阿瑟来说,他在民间的威望几乎已经达到了顶峰,不需要用这样的政策去刷威望了。
但以后的君主不同,想要让澳大拉西亚的君主制深入民心,让民众发自内心的认可澳大拉西亚的历任君主,每个君主做出符合当时时代的一些事情还是很有必要的。
依靠着王室财团,以后的君主也可以颁布更详细的,更丰厚的补贴和政策,用来拉拢民心和刷声望。
在这个时代就不需要了。毕竟民众的福利制度太高了,会让民众产生懈怠的心理。
反正不工作也不用担心衣食住行的问题,那么还有多少人会主动的工作呢?
要说目前过的最潇洒的阶级,应该就是在战后大量分封的新贵族了。
虽然新贵族的数量并不多,全部加起来也只有数百人。但这些贵族相较于平民来说,目前的身家都已经很高,随便一个新贵族都是身家数百上千澳元的中产。
虽然澳大拉西亚的新贵族没有任何领地,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他们的田地内修建城堡。
事实上,澳大拉西亚的土地全部都是私有化的,这些贵族们所获得的田地全部都是永久的。
政府也没有任何修建城堡的限制,只要他们有钱,他们可以自由的在自己的土地上修建城堡。
不过,不论是爵士,男爵还是伯爵,他们修建的城堡的规模都不会太夸张,耗资普遍在一千到两千澳元左右,说白了也就是大一点的庄园。
虽然澳大拉西亚不允许拥有私人武装力量,但如果挂在狩猎队的名下,这些贵族也是可以拥有5到10人的狩猎小队,平时用来对庄园进行巡逻和保护也是足够了。
当然,这些狩猎小队装备的武器只能是猎枪或者手枪,军队装备的制式武器,包括大杀伤的机枪和火炮,肯定是不可能在民间见到的。
且每个狩猎小队都有自己的任务,每年所狩猎的猎物都有一定的数量要求,这也是鼓励澳大拉西亚人积极的狩猎野生动物,来平衡澳大拉西亚的生态。
这也算是澳大拉西亚比较特殊的一点。在其他国家已经开始限制狩猎的情况下,澳大拉西亚对于狩猎反而处于鼓励的状态。
只要不是狩猎那些受保护的动物,比如澳大拉西亚比较稀有的肉食动物,剩下的基本随便狩猎,不用担心触犯法律。
特别是澳大利亚野兔这种猎物,不仅数量很多,也可以去罐头厂或者民间换钱,这也算是额外的收入了。
每年狩猎野兔最多的狩猎队伍还能得到阿瑟的接见,甚至还有专门的狩猎比赛等等,这也是澳大拉西亚为了平衡生态的努力。
已经有不少的新贵族组建了自己的狩猎队伍。在和平年代,他们的兴趣除了种地和赚钱之外,也就是狩猎和赛马了。
这也是贵族和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哪怕只是最普通的爵士,只要不铺张浪费,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稍微做点生意种点地,贵族们就有充足的休闲时间去干自己的兴趣爱好。
不管是欧洲还是澳大拉西亚,最受贵族欢迎的兴趣爱好,基本上就是赛马一类的赌博和狩猎了。
当然,也有不少的贵族喜欢养情人,这对于欧洲贵族来说也不算什么新闻。
专门为贵族阶级修建的皇家学院目前已经聚集了大量的贵族子弟。
这对阿瑟来说是个好事,最起码这能保证那些贵族的后代得到充分的优秀教育,他们会成为阿瑟后代的中流砥柱和左膀右臂,为国家做出贡献。
虽然部分贵族头衔是为了拉拢一些人才,阿瑟也不希望澳大拉西亚的新贵族成为酒肉饭桶,至少也得是本本分分的,不要给贵族阶级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