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法奥同盟(2 / 3)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2324 字 2个月前

要的赔款国就是英法俄澳四个协约国列强。特别是美国自流感事件之后,所获得的赔款比例被全部抵消,这也代表着法国人所占的赔款比例实际要更多。
法国人放弃了奥地利帝国的赔款,这也让奥匈帝国松了一大口气,至少在赔款方面不是那么紧张。
也正是在这种所谓的互惠互利的利益下,法国和奥地利帝国走得越来越近,也屡屡传出法国和奥地利帝国签订盟约的消息。
英国人对此并不意外,毕竟法国人又不是木桩子,肯定会有自己的行动。
说实话,在之前中美洲和现在的波斯战争中,法国人没有下绊子已经让英国人很意外了,在欧洲寻找盟友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对于英国来说,就算法国和奥地利帝国真的结盟了,对英国的威胁其实也没有那么大。
毕竟奥地利帝国还是一个战败国,还是遭受了相当程度的限制的。
更何况,曾经和奥地利帝国作战的巴尔干诸国,他们的实力相较于一战前可是获得了扩张的。
特别是和奥地利帝国有着仇恨的塞尔维亚,仍然是奥地利的一大威胁。
奥地利的北部有德国,东部有匈牙利,南部是意大利,东南部还有塞尔维亚等巴尔干诸国。
最西面还和中立国家瑞士接壤,这让奥地利帝国被几面夹击,发展空间已经大幅度降低。
想要让奥地利帝国产生威胁,除非能够重新控制匈牙利,然后再掌控巴尔干。
但无论是匈牙利还是巴尔干诸国,肯定不可能如此轻易的被奥地利帝国掌控。
甚至毫不夸张的来说,单从目前奥地利帝国被限制的实力来看,还真的不一定能打过巴尔干诸国。
至于匈牙利,当时匈牙利的独立闹得可是沸沸扬扬,匈牙利人自然也不可能主动的加入奥地利。
单从目前的现状来说,法国人和奥地利帝国的同盟,对英国人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
因为法国人放弃赔款之后,奥地利人也就有了更多的资金赔偿给英国和澳大拉西亚。
结合法国给奥地利帝国的援助,这不就变相的相当于法国在赔偿英国和澳大拉西亚吗?
获得一个盟友固然是件好事,但为此要付出大量的代价,还要资助敌人的情况下,这就不见得是一个好事了。
或许法国人确实对英国人感到了压力,总之,法国和奥地利帝国的盟约签订的很快,被媒体所猜测的法奥同盟也成为了现实。
阿瑟对于法国和奥地利的同盟感到很意外,因为这代表着世界局势完全不同于历史,已经在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了。
不过这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也不见得是个坏事。奥匈帝国变成了奥地利帝国加匈牙利,还是有着一定的分量和实力的。
这也代表着就算德国变成了将来的第三帝国,想要吞并奥地利也不是那么容易。
甚至有可能直接会引发一场世界大战,将来的二战也会变得扑朔迷离,到底是什么局势谁也不清楚。
甚至就连小胡子能否成功上位阿瑟也不清楚,二战的局势还会不会如同历史上那般,这都是一个谜题。
但不管世界局势如何发展,澳大拉西亚凭借着自己的地理位置优势,还是不用太过担心的。
再加上澳大拉西亚在坦克和飞机方面的领先,以及阿瑟十分重视的火箭,导弹,核武器的发展,二战再怎么发展都不会脱离阿瑟的掌控。
相较于法国和奥地利帝国的盟约,阿瑟更重视的是目前澳大拉西亚的一大发展政策,也就是老生常谈的殖民地本土化政策。
作为第一个真正实现殖民地本土化的地区,帝汶直属州在这四年来的发展可谓是水到渠成。
五年前的帝汶只有11万人口,而现在,帝汶州的人口已经突破了25万,基础建设和城市规模已经不输于塔斯马尼亚州,已经完完全全是澳大拉西亚的本土。
在帝汶成功本土化之后,政府直接将目光放在了大部分殖民地,包括规模庞大的新几内亚殖民地身上。
如果说帝汶是殖民地本土化的试点地区的话,那么第一批正式进入殖民地本土化的地区,就是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斐济等地区。
当然,无论是阿瑟还是政府,都没想着一下子就把这些殖民地全部本土化。
毕竟本土化可不是一个名头,只要把殖民地的各方面都像本土那样建设。
这不仅需要和本土相匹配的人口,还有相当程度的工业和农业建设,大量的物资和精力等等。
在这四年来,政府最重视也是大力进行本土化建设的,自然就是新几内亚殖民地了。
从土地规模上看,新几内亚殖民地的土地规模不逊色任何一个州,甚至将其作为一个州都有些奢侈。
不过因为目前新几内亚的人口刚刚突八十万的原因,也撑不起太多的行政区划。
目前新几内亚殖民地有三大城市,其实也就是当时三分统治时各自的首府。
作为澳大拉西亚最先掌控的地区,曾经澳属新几内亚殖民地的首府莫尔兹比港是目前新几内亚殖民地的最大城市,也是唯一一个人口超过25万的城市。
除此之外,还有赫伯特斯赫厄,莫多维两个人口突破10万的城市。
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