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交涉(1 / 3)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2033 字 2个月前

“东印度政府没有任何动作,荷兰政府已经在向英国人求援了,不过英国人还没有任何表示。”外交大臣戴泽笑着说道。
早在中美洲行动之前,澳大拉西亚就和英国达成了协议,获得了荷属东印度以及菲律宾的处置权。
换句话来说,只要目前的澳大拉西亚没有任何表态,英国人是不可能冒着得罪澳大拉西亚的风险去帮助荷兰人的。
毕竟荷兰只是英国人家门口的小国家,而澳大拉西亚可是英国人海外的坚定盟友,两者的差距实在太大,英国人完全不需要犹豫。
“告诉英国人,澳大拉西亚会帮助荷兰人稳定秩序。”阿瑟点了点头,吩咐道。
荷属东印度自己爆发叛乱可谓是最好的机会,这样大规模的叛乱已经是荷兰王国无法独自解决的,这也注定了就算澳大拉西亚不介入,也会有其他的国家介入来干涉这次叛乱。
国家的外交就是这么残酷,要想不被其他国家觊觎,就得无时无刻不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强大。
哪怕是后世也同样如此。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有任何一个时刻是和平的,无非只是强国之间的互相妥协罢了。
至于那些中小国家,他们的和平与否对于强国来说只是一句话而已。
目前的荷属东印度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势力,分别是代表着荷兰王国的殖民地政府,纯种的荷兰人和部分混血人,以及少部分混血人和那些纯正的土著。
大多数荷兰移民还是支持王国政府统治的,但也绝非是坚定的拥趸。
大多数土著人是比较仇视荷兰政府的,这也是处理荷属东印度最麻烦的事情,必须得用武力强行镇压这些土著。
目前的荷兰王国举全国之力或许有这样的军事实力,但问题是,荷兰人真的有胆量将全部的军事实力用在镇压土著的身上吗?
这不仅代表着荷兰本土空虚,同样也代表着一旦镇压叛乱失败,政府将成为这次事件的最大受害者。
“是,陛下!”戴泽部长颇为兴奋的说道。
阿瑟能这样吩咐,也就代表着澳大拉西亚肯定会干涉荷属东印度的局势。
这样的情况下,大概率是要爆发一场战争的。作为政府的重要官员,这场战争胜利之后,一部分功劳肯定是跑不了的。
这对于已经连任第三届外交大臣的戴泽部长来说是很重要的,决定着他能否在光荣退休后获得更高的爵位,以及冲击更高职位的可能。
“向荷兰政府提出正面交涉,要求他们尽快解决荷属东印度的争端,避免这次危机危害到澳大拉西亚民众。”阿瑟笑着说道:“限他们在一个月内解决,否则,澳大拉西亚将动用武力帮助他们平叛。”
一个月的时间看起来长,但从荷兰本土到荷属东印度的航程就长达一个月。
这也代表着荷属东印度几乎无法获得来自本土的支援,一个月时间内只能自己单打独斗平叛。
荷属东印度要是有这样的军事实力,恐怕荷兰政府早就开始头疼了。
这也代表着这样一个看似合理的要求,其实是对荷属东印度和荷兰政府的最后通牒。
“是,陛下!”戴泽部长略带严肃的点了点头。
1925年9月3日,澳大拉西亚政府正式向荷兰政府提出交涉,要求荷兰政府在一个月内解决荷属东印度的危机,避免影响到澳大拉西亚民众的正常生活。
为了保证澳大拉西亚民众的生命安全,荷兰政府还要向在荷属东印度的澳大拉西亚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这样的要求一经提出,自然吸引了世界范围内的大量目光关注。
荷属东印度的叛乱在之前就已经吸引了大量的目光,再加上澳大拉西亚官方的正式交涉,直接将荷属东印度的叛乱推上了各国民众关注的新闻最热榜。
其他国家的民众也在好奇,荷兰人面对澳大拉西亚如此正式的交涉时会有如何反应。
1925年9月3日下午,荷兰王国阿姆斯特丹宫。
虽然荷兰君主的权力在几十年前遭受了大幅度削弱,但威廉明娜女王登基这么多年来没有任何争权夺利的表现,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对于这位君主都是比较满意的。
有了民意的支持,威廉明娜女王在政府中自然也有一定的话语权。虽然这话语权不至于太多,但在国家大事商议的时候,威廉明娜女王也是有一定的投票权和决策权的。
揉了揉眉头,威廉明娜女王将目光看向了政府官员,略带期待的询问道:“诸位大臣,你们有什么好的意见吗?”
虽然交涉理论上只是较为平和的外交方式,但如果交涉的对象是一个武力强大的列强,那就自然不能将其视为一次简单的交涉。
更何况,澳大拉西亚已经在荷属东印度身上割了一大块肉,这次的交涉也绝对不只是交涉那么简单,甚至有可能是在图谋整个荷属东印度。
“女王陛下,恐怕我们还得寻求其他列强的帮助,来保证我们在荷属东印度的统治。”内阁中一个比较年老的官员站了出来,率先发声说道。
“其他列强?”威廉明娜女王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说道:“英国和澳大拉西亚的关系你又不是不知道,英国人是不可能帮助我们的。那么还剩下谁呢?法国,美国,还是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