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多做多错,少做少错(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534 字 2个月前

1925年9月6日,荷兰王国阿姆斯特丹宫。
依旧是熟悉的场景和人物,但无论是威廉明娜女王还是荷兰政府官员,此时的面色都凝重了许多,会议室内也透露着一丝绝望的气氛。
“各位,如今应该怎么做?”拿着从荷属东印度刚刚传过来的电报,威廉明娜女王面沉如水,将目光看向了首相一众人。
政府一片寂静,此时没有任何好的对策,先开口的人毫无疑问会遭到威廉明娜女王的问责。
“首相,你来说说,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见没有人站出来回话,威廉明娜女王将目光放在了政府第一人,也就是现任的首相身上。
“女王陛下。”听到威廉明娜女王指名道姓的询问,荷兰首相也深知自己不能再沉默,要不然离被罢免就不远了。
虽然威廉明娜女王的实权并不大,但要是顺应民意罢免一个首相还是能做到的。
“女王陛下,那些土著不可能无缘无故拥有那么多的武器装备,这其中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暗中策划。”荷兰首相硬着头皮说道。
“然后呢?我们没有任何证据的就将罪名推到澳大拉西亚身上吗?”威廉明娜女王冷笑一声,说到:“不管土著背后有没有澳大拉西亚人支持,只要我们没有任何证据,就拿他们毫无办法。
再说了,就算有证据又能如何?难道还能和他们开战不成吗?
首相,我要的是解决这件事情的答案,而不是听你诉说这件事情是如何发生的。
如果政府没有解决事情的良好方法,那就等着遭到所有荷兰人的问责吧!”
不做决策是威廉明娜女王在任何时候的最聪明的决策,为这也代表着威廉明娜女王没有任何过错。
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不做就不会错,多做多错,少做少错。
眼下就是如此,上次会议的决策是首相做的,鼓励退伍军人重返军队也是首相的决定,威廉明娜女王只是顺应政府的决定,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罢了。
如果真要追究责任,最大的责任肯定是政府的,而政府的最好背锅侠就是现任的首相了。
这也是威廉明娜女王之所以这么说的原因,哪怕事情真的无法挽回,至少也不会将责任推到王室的身上。
至于政府最后的下场如何,那就不是威廉明娜女王能够考虑的事情了。
反正历届内阁也不是威廉明娜女王选出来的,威廉明娜女王来说也只是熟悉的陌生人罢了,在权力和地位面前是随时可以抛弃的。
听到威廉明娜女王这么说,荷兰首相的脸色发红发涨,但最终却无可奈何。
事情也确实如此,理论上来说他才是荷兰政府的负责人,也是荷兰权力最大的人。
出了事情的罪魁祸首肯定是他,这是想甩锅都无法甩掉的。
“女王陛下,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沉寂了一会,荷兰首相开口说道:“如果没有良好的办法,恐怕荷属东印度离失去已经不远了。”
不管是土著还是澳大拉西亚,对荷兰来说最大的威胁就是失去荷属东印度。
荷兰本土几乎不会遭到威胁,这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这也代表着一个事实,只要荷兰本土不会遭到威胁,威廉明娜女王的王位是很稳固的。
但首相的职位就不同了。如果丢失荷属东印度的话,政府是有很大的责任的。
换一个君主甚至废除一个君主是很困难的,但如果只是换个首相和政府的话,对于任何欧洲国家来说都不困难。
威廉明娜女王将目光看向首相,等待着首相的发言。
目前的荷属东印度局势已经很难挽回了,这让威廉明娜女王很快做了决定,那就是让政府进行决策,自己尽量摆脱这件事情的影响。
不管最后能否挽回荷属东印度,这和威廉明娜女王都没有任何关系。
至于政府能否力挽狂澜从澳大拉西亚手中重新夺回荷属东印度,想想荷兰和澳大拉西亚之间巨大的实力差距,威廉明娜女王还是抛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虽然土著人有了一定的武器装备,但这些武器装备的数量应该不会太多,至少不可能是无限量供应的。”荷兰首相说道:“这也代表着我们仍然还有机会,如果能够尽快平定叛乱的话。”
“另一方面,我认为我们也应该和澳大拉西亚进行交涉。如果事情真的无法挽回,那就要尽可能挽回损失。”荷兰首相继续说道。
见威廉明娜女王一言不发,荷兰首相也明白了王室想要脱身其中,不再征求威廉明娜女王的意见,而是将目光看向了外交部门,要求到:“外交部尽快和澳大拉西亚方面取得联系,询问澳大拉西亚方面的具体诉求。
如果平叛没有希望,那么就用苏门答腊或者加里曼丹的其中一个,来换取我们和澳大拉西亚的和平吧!”
这样的话不可谓不大胆,因为这代表着已经注定了荷兰殖民地要遭到分割。
但仔细想想,这确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荷兰这样的中等国家面临澳大拉西亚这样的列强国家的威胁的时候,如果没有外来帮助,真的没有丝毫反抗的余地。
更何况,两个国家冲突的主要地点在荷属东印度,距离荷兰本土十分遥远,荷兰先天性就占据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