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轰动和行动(2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648 字 2个月前

是更好的选择。
“艾迪,告诉那些工人,他们没有任何被裁撤的风险。同时,对外放出消息,我们要招收大量的工人,加大我们的水泥产量。”悉尼的一处庄园内,一家水泥厂的老板正在对自己的儿子吩咐道。
“加大水泥厂的产量吗?父亲。现在的经济似乎不太好,要是我们的水泥卖不出去怎么办?”名叫艾迪的年轻人有些惊讶,他父亲的决策似乎和现在的经济危机完全相反,有些背道而驰了。
“哦,老天,你的学习到底学了些什么?”水泥厂老板杰里米没好气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解释到:“政府颁布这份基建建设计划之后,我们的水泥怎么可能会没销路呢?
建设公路,铁路,港口和水利哪一项不需要水泥?行动快点吧,傻孩子。要是被其他人抢了先,我们可就错过大收入了。”
看着自己的儿子后知后觉的跑向门外,杰里米连忙叫住了他,继续吩咐到:“告诉工人们,只要他们能够顺利完成生产任务,往后几个月的工资增加一成。还有那些新招收的工人,他们的工资也是这样。”
实际上,像杰里米这样快速反应过来的资本家不在少数,付出行动的同样也更多。
虽然还有很多资本家在观望政府什么时候开始建设,但对政府信任的资本家还是很多的。
这也导致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欧洲和美国的经济危机导致各大企业都在裁员,失业人数不断的增长。
而澳大拉西亚因为这份基建建设计划,失业人数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还被纷纷扩张了生产计划的各大工厂抢走。
因为这份建设计划,各种采砂厂,水泥厂,钢铁厂和等等厂工厂不仅没有迎来裁员,反而还在不断的招收员工扩大自己的产量。
这也让澳大拉西亚的职业介绍所面临和欧美截然相反的情况。欧美的职业介绍所被大量的求职人围拢,而工作少的可怜。
澳大拉西亚的职业介绍所被大量的工厂招工者围拢,但实际的求职者却少的可怜。
毕竟大家的工作都在稳定的基础上,也没有人想频繁的更换工作。
这也处在阿瑟的意料之中。毕竟基础建设光靠政府是完全不可能的,原材料的供应和一些配件的生产是非常重要的。
很明显,这些资本家的眼光都不会差,要不然他们也不会成为这个时代的精英。
澳大拉西亚那不到十万的失业人口甚至还没有等来基建建设的岗位,就已经被看到了商机的各大工厂瓜分。
不过这也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如果等到基建建设正式开始还没有足够的失业人群,那么基建建设的劳动力也是个问题。
这确实是个头疼的问题,只能看看从欧美吸引失业人群的计策会不会成功,以及有多少人会为了一个养家糊口的工作前来澳大拉西亚了。
让阿瑟没想到的是,他还是低估了经济危机对欧美的破坏,对欧洲和美国人收入的打击。
没过几天,外交部和移民署就联合上报了一个好消息。在8月6日到12日这一周的时间内,澳大拉西亚共迎来11.3万移民,创造了单周内获得移民数量的记录。
一周获得11.3万移民是什么概念?平均一天就是1.614万,一年就是整整589万移民。
当然,这样的数据也不可能持续太久,毕竟大多数移民想要来到澳大拉西亚仍然面临不小的困难。
除了基建建设带给全世界的轰动之外,经济危机让这些人失业许久,他们和他们的家庭即将饿死,这才是他们迫不及待前来澳大拉西亚的原因。
等到其他国家付出一定的行动,失业人口的数量应该会得到减缓。
到那时候,移民数量应该就会迎来下跌,至少不可能如同现在这么夸张。
再加上大多数失业人口吃饱都是问题,更不要说掏出一部分资金来购买远洋船票了。
如果不能解决这些失业人口的路费的问题,澳大拉西亚的移民数量就不会太多。
毕竟对于这些移民来说,用一大笔资金购买远洋船票,倒不如购买一定的粮食,然后等待政府的救济。
3200字第三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万顺利完成,已更104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