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波音公司(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560 字 2个月前

后世大名鼎鼎的百事可乐在现在也没有太大的名气,这样一场收购在弗吉尼亚甚至连个新闻都没有。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现在的经济已经崩坏。整个美国每天都在诞生上千起收购,又有谁会在乎这个市值只有几十万美元的小公司呢?
虽然完成了收购百事可乐饮料公司的任务,但弗兰克并未着急离开,而是高调宣布以百事可乐控股人的身份向百事可乐注资100万美元。
这件事情其实是阿瑟交代的,毕竟历史上百事可乐在之后可是经历过好几次破产的,要是等着百事可乐自己发展起来,那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
百事可乐最大的缺点就是没钱,这也让饮料公司在广告上的投入几乎为零。
没有广告就根本销售不出去,人们只知道名气更大的可口可乐,看到百事可乐就会以为是假冒产品,根本不会主动购买。
在这样的情况下,百事可乐的销售会越来越差。哪怕美国早就开始禁酒令,百事可乐也一直不能替代酒类,成为美国人新的饮品。
弗兰克所高调注资的这100万美元,一来就是稳住百事可乐饮料公司的局势,让已经所剩无几的股价不要再继续下跌了。
其次,就是给予百事可乐所有员工信心,让他们明白公司新的掌控者的资本有多么雄厚。
哪怕是在1927年,100万美元绝对还是很多的。事实上,1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都已经能成为大公司了,甚至靠着这100万美元走出经济危机也完全不是问题。
最后一点就是让百事可乐拥有足够的营销资金。虽然产品本身的质量也非常重要,但如果不经历大范围的营销,也不会有更多的人了解百事可乐这个品牌。
想要让这个饮料公司成为饮料界的巨无霸,就得不断的为百事可乐打广告,提升百事可乐的知名度。
虽然将资金交给了百事可乐公司的管理者普拉多汉姆,但弗兰克丝毫不担心这笔资金会被普拉多汉姆贪污。
首先,百事可乐每年的财务报表都会上报,财务有没有问题还是能够看得出来的。
其次,如果普拉多汉姆想要携款跑路的话,也得看澳大拉西亚的情报部门答不答应。
100万美元也不是一笔小钱,在没有确保普拉多汉姆的忠心之前,他都会遭到一定的监视,确保不会携款跑路。
1927年2月26日,阿瑟很快收到了来自大洋彼岸的收购情况。
短短三四天的时间,情报人员就耗费了2000万美元的资金,收购的企业数量高达600多家,平均每家企业收购资金大约3.3万美元。
虽然这笔资金看起来不太多,但美国股市早已经跌到了低谷。这些平均市值只有三万多美元的企业,在经济危机之前普遍都是市值十多万美元甚至数十万美元的大企业。
要不是情报人员秉承着优先收购大中企业的原则,恐怕现在收购的企业数量还会更多。
因为美国的市场还有大量的市值几千上万美元不等的企业濒临破产或者已经破产,这些企业收购几乎不需要成本,几千美元就能收购这样一家企业。
看着收购名单中一些在后世大名鼎鼎的公司,阿瑟对于这次收购计划还是十分满意的。
虽然收购中也遭受了一些波折,比如有其他的公司或者势力和澳大拉西亚竞争收购,导致阿瑟看好的一些企业被抢先收购等等。
但毕竟那些势力和公司也没有开天眼,他们并不知道后市哪些公司发展的好,只会收购他们所认为有潜力的公司。
几天的时间就收购了600多家企业的速度阿瑟还是满意的。如果按照经济危机之前的价值来看,这600多家企业的市值极有可能在上亿美元左右,现在只用2000万美元就拿到手完全是赚的。
而且这2000万美元也不完全是收购公司的钱,还有一些钱是用在了公司的发展上。
在公司的收购,汽车公司,石油公司,饮料公司,农产品公司等实业公司是澳大拉西亚收购的主要目标。
这600多家公司遍布美国的农牧业,轻工业和重工业,还有各种各样的粮食制成品,化工等等。
按照目前美元和澳元的兑换比例来看,2000万美元的价值也就相当于800万澳元,这笔支出对阿瑟来说也不算多。
美国的市场还有数以万计的濒临破产或者已经破产的企业,这些企业都在等待着阿瑟的资金的救济。
为了美国人能有个稳定的工作,阿瑟也算是下本钱了,让巴蒂局长吩咐那些情报人员,不惜一切代价大量收购美国企业,活动资金也扩张到了一亿美元。
得到了阿瑟在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诸多情报人员再次伪装起来,对美国分散在各处的企业进行了大量的收购。
新一轮的收购目标加入了航空业,机械制造,飞机,军工,造船和钢铁企业,大有直接垄断美国工业的趋势。
在诸多收购目标中,已经颇具名气的波音公司成了在飞机方面的首要选择目标。
说起波音公司,最先想起的应该是波音公司著名的各种系列的民用飞机。
但实际上,波音公司也是一家军用飞机制造商,在军民两用飞机方面都有不错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