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昂贵的面包(2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569 字 2个月前

的争夺暂时告一段落。
没了威廉二世的压制,那些邦国纷纷跳了出来。有的邦国在不断的印刷着马克,疯狂增加着自己的货币储备。
有的邦国甚至直接废除了马克,比如巴伐利亚,就颁发了自己的货币。
这些邦国的行为对他们来说或许是经济危机中的解决办法,对德国政府来说就是压垮马克的最后一根稻草了。
时间进入1928年,马克的价值就如同滔滔江水,顺流直下三千尺,根本是挡也无法挡住。
哪怕兴登堡颁布了多项策略,也无法阻止马克的价值如同断崖式下跌一般暴跌。
1928年1月,英镑和马克的汇率还保持在1:1300,但等到进入二月,英镑和马克的汇率已经已经增长到1:1500。
值得一提的是,英镑在这段时间内价值并没有上涨,甚至还在进行着小幅度的下跌。
这也代表着马克价值的下跌幅度远超目前的汇率,德国人新的一年的生活注定不太良好。
果不其然,马克的购买力在三月份又迎来了新一轮暴跌。
这一轮暴跌不仅让马克和英镑的汇率达到了恐怖1750:1,还让德国国内的物价全部上涨,每磅黑面包的价格也涨到了75马克。
虽然这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如果统计一下德国各邦国印刷的马克数量就能够一目了然了。
因为德国政府对各邦国的管辖力度几乎没有,拥有足够权力的各邦国也在肆无忌惮的印刷着马克。
这导致流通在市场的马克数量远远超过市场的需求,甚至超过市场需求的几十倍。
这些马克原来是干嘛的呢?早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前,这些马克曾经作为德国的战败赔款,用来交付给协约国。
但经济危机爆发之后,德国政府就宣布暂时终止支付赔款。这虽然让德国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缓和,但德国政府和各邦国印刷的大量马克就没有任何用处了。
数量如此庞大的马克总不能当做废纸吧,各邦国注定忍受不了这样的诱惑,大量的马克投入市场也就成了必然。
马克价值的不断下跌对于这些邦国来说也不算是个大事,大不了就印刷面值更大的马克。
从1928年3月开始,各邦国印刷的马克面额全部增长到了100马克以上,有的邦国还印刷了1000马克,10000马克等面值。
全德国都在疯狂印刷马克的事情自然得到了媒体的报道。某些想要吸引民众注意的政党纷纷怒斥德国政府和各邦国疯狂印刷马克的行为,但对于整个事件来说已经于事无补。
1928年4月,大量的德国工人要求企业提高自己的工资,因为原本的工资在货币疯狂贬值的情况下购买力已经大幅度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1928年1月的3000马克相当于4月的6000马克,马克贬值速度之快可见一斑。
在大量的工人的压力下,一些德国企业纷纷选择提高工人的薪资。
这也让德国的人均收入在短时间内迎来暴涨,从人均3000马克很快就增长到了人均5000马克。
但问题是,现在的5000马克实际购买力还不如之前的3000马克,这也是德国政府目前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民众们的收入增加,货物的售价自然也会增加。不要高估那些资本家的良心,在这样的经济危机的时候,资本家的野心和贪婪也就浮现了出来。
原本还能勉强果腹的德国民众很快发现,他们的收入甚至连肉类都买不起,只能购买最便宜的黑面包。
各类面包的价格也在不断的上涨,一磅白面包的价格甚至突破了300马克。
而最便宜的黑面包的价格也超乎了德国民众的预期,因为所有商店上标注的,每磅黑面包的最低价格也高达120马克。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