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佯攻、裂痕(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530 字 2个月前

这场战争吸引了几乎全世界的国家的目光,也自然吸引了几乎全世界的民众关注。
从这场战争爆发之后,不论是欧洲的白人还是非洲的黑人,每天都养成了及时收听新闻的好习惯。
当然,两个人群收听新闻的方式也不太相同。欧洲白人可以听广播,也可以自由的购买想要看的报纸。
但非洲的黑人除了道途听说之外,也就只能在为自己的雇佣者做事的时候,才能听听他们对于新闻的感慨了。
一个国家几乎单挑了整个世界,这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常见的,哪怕是之前的世界大战也是如此。
当时的德国那么强大,不还是拥有意大利、奥匈帝国和土耳其、保加利亚这样的盟友吗?
更要命的是,德国拥有这么多的盟友都没有打赢那场世界大战,更不要说几乎以一己之力达成1v30成就的美国了。
也正因为如此,美国什么时候战败成了各国民众关心的话题。
特别是欧洲国家,许多民众已经在祈祷美国能够快点战败,自己的国家从美国赚取到大量的利益,然后用这些赚来的资金缓和国内的经济危机了。
此时此刻,勇于单挑全世界的美国已经成了欧洲人眼中的救星。虽然美国的勇气没有打动欧洲人,但美国那庞大的工业和发达的经济,却无时无刻不在打动着这些欧洲人。
当然,对于非洲人来说,他们或许更加希望美国能够赢得这场战争。
毕竟相较于过度歧视黑人的欧洲来说,美国虽然也在歧视,但黑人的处境总体上也能算是人。
如果联合军队获得胜利,列强中唯一一个承认黑人公民的国家也就烟消云散了。
他们这些黑人想要重新恢复自己的权利,或许就只有等到其他国家的林肯出现了。
视角重新拉回到美国,此时的美国重新进入一片繁忙的状态。
当然,政府和民众繁忙的角度以及目的完全不同。美国政府繁忙的目的是为了打赢这场战争,至少也得取得一些先机,用来和其他国家进行谈判。
而大部分美国民众繁忙的目的就比较一致了,要么逃离到远离城市和重要交通道路、设施的农村,要么就直接乘坐远洋客轮远离这个即将被硝烟漫布的国家。
至于他们会不会留恋居住了很长时间的美国呢?这种事情或许就只有他们自己的内心才能清楚了。
但就算是留恋美国,也绝对不是留恋美国政府和胡佛总统的统治,而是留恋美国的土地和自己的财产。
美国政府。
近段时间以来胡佛总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凭借着美国政府大量印刷美元,用这些几乎是天上掉下来的货币吸引了相当一部分美国民众踊跃参军。
至少在面子上,目前的美国陆军总人数已经突破30万,并且人数还在源源不断的增加中。
那批最早招募的十多万新兵已经投入到战场上,抵御加拿大从北向南的进攻。
事实上,情况确实如同美国军队所预料的那般。加拿大一万多人的军队也只是佯攻,他们进攻的奥古斯塔北部就已经停止了,并且在不停的和麦克阿瑟所率领的军队打消耗战。
虽然长此以往是人数更多的美国军队占据优势,但也成功的将三万人的美国军队拖在奥古斯塔,大幅度减少了美国军队可调动的士兵数量。
奥古斯塔攻防战仅持续了一周多的时间,联合军队就在加拿大地区发动了新的战役。
这场战役参与的军队就多了,从各军队的着装就能够看出,这是一支真正的联合军队,包含来自英国,法国等国超过五万人的士兵。
相较于那支佯攻的加拿大军队来说,这支联合军队进攻的目的更加简单,但对美国来说却更加致命。
这支军队的目的不是从南到北威胁美国的东部沿海城市,而是直接从五大湖地区如同利剑一般插入美国腹地中心。
如果有一幅地图就能够看出,美国和加拿大的国境线大多数都是一条直线,但五大湖地区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却如同利剑一般插入美国的腹地。
这片地区往东能够直达纽约和波士顿,这是美国东北部的两大城市,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说。
甚至再往南下一段距离,还能够威胁到美国的首都华盛顿,这里也是美国权力机构的核心。
也正因为如此,这支联合军队从战役一开始就直接猛攻布法罗,打通五大湖地区联合军队插进美国腹地的路线。
虽然美国在布法罗地区也部署了军队,但军队数量远远比不上联合军队的数量。
这其实也很正常,毕竟当时美国军队也就20万左右,受训练的就有十多万。
剩下的八万人哪怕只部署在和加拿大的边境,也绝对不可能照顾到所有的边境地区。
美国更多的军队直接部署在了纽约西部的斯克兰顿和波士顿西部的伯灵顿,当然还有已经进入攻防战的奥古斯塔。
这样的军队部署自然不可能阻挡联合军队,时间来到7月28日,联合军队已经进攻到布法罗东部的宾汉顿,距离纽约也只有上百公里的距离了。
这支军队的目的暂时不是华盛顿,毕竟孤军直入还是太过冒险。进攻华盛顿还得等到更多的军队一起前来,美国说到底也是个列强,值得联合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