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墨西哥入场(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559 字 2个月前

阿瑟还是低估了美国人在绝境中的执行力了。
原本在夏威夷没有发现美国的太平洋舰队,阿瑟还以为是太平洋舰队驻扎在美国西海岸,躲在哪个港口等着阴一波澳大拉西亚呢。
但让阿瑟没想到的是,哪怕澳大拉西亚军队已经临近美国西海岸了,仍然没有看到任何美国舰队的踪影。
这按道理来说是不正常的。毕竟美国军舰的主力龟缩也就算了,总不能连探查情况的分舰队也不派遣一个吧。
不能掌握敌人的情况,战争就如同抓瞎,打起仗来就会占据天然的劣势。
相信美国军队也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到现在还没有发现任何美国海军的踪影,只能证明要么美国海军在策划大的行动,要么就真的不在西海岸了。
西尔维奥将军和英国方面取得了联系,得知在大西洋方面同样没有发现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踪影之后,只能无奈作罢,将注意力放在了对美国的登陆作战上。
不过英国人还是加强了巴拿马运河以及南美洲南部的巡逻舰队力量,防止美国偷偷的将海军集结起来。
随着时间进入八月,美国东西部海岸都爆发了战役,战争也逐渐进入最火热的阶段。
为了打散美国人抵抗的信念,联合军队对美国部分重要城市展开了轰炸。
轰炸从四个方向入手,南北方向是运送到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空军,他们主要负责轰炸的方向是美国五大湖地区密集的工业区和南部大城市。
东部英国人的航空母舰负责轰炸纽约,波士顿和华盛顿这样的重要城市,同时发放大量的传单,尽量从内部击溃美国人。
澳大拉西亚这边也是如此。不过因为将来要掌控西海岸的地区,也就不适合对城市进行大规模的轰炸了。
澳大拉西亚这边主要的目的还是发放传单,同时尽可能宣传胡佛总统在经济危机时的“政绩”,让美国人自愿放弃支持胡佛总统。
美国也是有空军的,而且飞机的数量还不少。但相较于英法参加过一战的空军来说,美国空军的战斗力就要低很多了。
特别是联合军队的飞机数量远远超过美国,再加上战斗力的压制,美国在各个地区都陷入劣势,只能无奈的承受一次又一次的空袭。
其实空袭对美国民众的伤亡并没有那么大,毕竟各国都是有分寸的,也不可能彻底得罪所有美国人,危害自己将来在美国的统治。
但问题是,频繁的空袭相当于所有美国民众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大部分居住在城市的美国人连觉都睡不好。
试想一下,当大量的飞机频繁的对自己所在的城市进行轰炸,这样的情况下,这些美国人又怎能睡得安稳呢?
对美国最大的摧残,其实就是来自加拿大地区联军的飞机对五大湖工业区的轰炸了。
飞行员也不要分辨什么是民用工业什么是重工业,更不需要在工业区中寻找军工业所在的地区。
只要是五大湖工业区,任何工厂企业只要一开工,就会变成联军轰炸的目标。
这也让包括军工业在内的五大湖工业区陷入人心慌慌的状态。因为美国的防空力量并不是太过完善,工人在不能安心生产的情况下,工业区的产能很快下降了一半以上。
大量的工人刚刚找到工作就再次面临失业,因为他们所在的工厂只要面临一次轰炸,老板就要面临巨额的亏损。
偏偏这种亏损还没有任何办法补偿,总不能去找政府索赔吧?
有的资本家确实有这个想法,但找到政府就被政府很快赶了出来,也只能无奈作罢。
这样的结局就是美国失业的人口越来越多,还有大量的人口根本吃不上饭,无形之间加重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在各方面进展一切顺利的情况下,澳大拉西亚也对美国西海岸展开了登陆。
当然,一边登陆美国西海岸,一边对阿拉斯加也展开了登陆。
虽然阿拉斯加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但阿拉斯加的矿产资源储量还是比较丰富的。
而且位于北极圈,对北极圈资源的开采也有一定的优势,阿瑟自然不可能平白放给俄国。
好在美国人在阿拉斯加的驻军并不多,一边对美国西海岸展开登陆,澳大拉西亚的军队也完全足够顺带着登陆阿拉斯加州了。
在美国北部边境爆发战争之后,美国南部边境也很快爆发了战争。
1928年8月3日,墨西哥在联军的支持下对美国发动了进攻,并且在第二天很快就攻克了美国南部的韦斯拉科。
这是德克萨斯州南部的一个小城市,德克萨斯州是墨西哥心心念念想要拿到的故土,为此墨西哥也甘愿放弃加利福尼亚州。
当然,墨西哥政府也不傻。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西海岸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州,墨西哥想要吞并十分困难。
别的不说,哪怕只是加利福尼亚州的国民警卫队和民兵,也足以拖延墨西哥很长时间了。
与其和加利福尼亚州打一场消耗战,不如迅速攻克德克萨斯州,先扩张自己的国土面积,增强国内的士气再说。
要知道,在上百年前,德克萨斯州仍然是属于墨西哥的土地。不过当时的德克萨斯人独立出墨西哥,最终在美国的蛊惑下加入了美国的怀抱,这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