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艾尔湖运河计划(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531 字 2个月前

接下来一段时间,美国国内最大的新闻应该就是哪里又成立了新的国家。
两个王国成立的事情都交给政府去做之后,阿瑟也再一次的空闲了下来。
随着时间进入1929,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动。
目前应该能赢来短暂的稳定,阿瑟也将目光放在了经济危机中的建设上。
是的,虽然澳大拉西亚在经济危机中没有遭受到太大的影响,但经济危机中的建设却是不能停的。
只有不断地开动大规模建设,才能从欧洲和美洲吸引更多的白人移民,填充澳大拉西亚的人口。
当然,随着人口已经超过3600万,澳大拉西亚对于人口的需求就没有那么剧烈了。
所产生的影响,就是移民部门对于移民的审核更加严苛,移民所需要度过的考察期也从三个月到半年延长到半年到一年。
这也代表着就算表现很好的移民,最快也得等到半年后才能获得澳大拉西亚的国籍。
在移民审核或者考察期中没有通过的,就会被强制遣返,并且三年内不得进行移民申请。
这也是杜绝其他国家大量的向澳大拉西亚派遣情报工作者。
虽然世界局势看起来和平,但暗处的的间谍特工和情报工作已经斗得水深火热。
澳大拉西亚情报部门每年都会抓获和审核至少上百名情报工作者,他们最好的下场就是被遣返并且永久禁止进入澳大拉西亚了。
至于那些在情报工作中被发现的,基本都会被情报机构就地处决。
这也是各国所默许的,情报人员被发现后就只能任由别人处置。
在不能光明正大的承认派遣情报工作者的前提下,牺牲情报人员的利益,来保护国家的声望,这是最好的结局。
战争结束了,阿瑟之前决定的几个建设也终于可以开始进行。
其实从经济危机开始,澳大拉西亚就开动了几个比较大型的建设项目,并且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而目前阿瑟所说的大建设,自然是比之前还要庞大的项目。
第一个被定下来的项目就是关于修建艾尔湖连通海洋的运河计划。
说实在的,这个运河计划哪怕是阿瑟都要下很久的决心才能启动,而且阿瑟也不清楚艾尔湖运河计划最终能否获得圆满的成功。
因为哪怕到了后世,像艾尔湖运河这样连接内陆湖和海洋的大运河也没有先例,没有人知道这样的运河能否获得成功。
毕竟运河更多的作用是节省路途所需的时间,还有就是航运和海运等等。
但艾尔湖运河的作用更多的是让艾尔湖充斥湖水,灌溉并且湿润整个大自流盆地。
如此做的好处,有极大概率会激活大自流盆地,让澳大拉西亚获得一个面积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庞大绿色盆地。
只要运河计划能够成功,澳大利亚地区整个东部都会变成适宜居住的地区,光是澳大利亚的人口容纳限度都会提升到2到3亿人。
当然,如此庞大的大运河计划,在项目启动之前肯定是要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的。
早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前,内阁政府就考虑过艾尔湖运河的修建计划。
但如此庞大的工程必须得阿瑟主动点头才能动工,因为谁也无法承担项目失败后的后果。
阿瑟经过了慎重的考虑,还是决定启动艾尔湖运河的修建工程。
凭借着阿瑟高额的声望,哪怕将来运河修建后没有太大的成果,也不会导致民众的不满。
要是让政府来推动的话,结果好也就罢了,要是没什么作用,恐怕民众们会以劳民伤财的借口,直接要求议会罢免政府。
让阿瑟决心推动艾尔湖运河计划的原因,除了艾尔湖运河很有可能激活整个大自流盆地之外,还有就是艾尔湖比较独特的性质了。
从地形图上就能看出,艾尔湖运河绝对是澳大利亚地区中部平原的心脏,也是整个大自流盆地十分重要的水资源来源。
这个被称作死亡的心脏的内陆湖,其实并没有完全死去。
根据对于艾尔湖的记载,平均每100年,艾尔湖的湖水会充沛3到4次。
也正是这每20多年才能遇到一次的艾尔湖水,让艾尔湖周边的环境不至于太过糟糕。
特别是100年前的现在,大自流盆地还没有完全流干水分,艾尔湖的周边也没有完全荒漠化。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艾尔湖本身就是一个盐碱湖,不用担心流入海水对艾尔湖周边的环境造成影响。
海水其实并不能滋润土地,因为海水中的盐分太高,甚至还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但艾尔湖的环境比较特殊,甚至艾尔湖湖水中的盐分还要远高于海水。
哪怕是如此高的盐分都没有影响到植物的生长,这也是阿瑟看好运河连通海水之后,艾尔湖能够重新焕发生机的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靠近大自流盆地边缘地带的湖泊,为什么说它是整个大自流盆地的心脏呢?
其实艾尔湖能够形成的真正原因,是因为有很多河流都汇入了艾尔湖。
但因为澳大利亚西部沙漠地带众多,导致艾尔湖湖水的蒸发量远超于其他内陆湖。
甚至有的河流河水还没有流到艾尔湖,就已经在中途被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