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八年建设,启动!(感谢月票,加更!)(2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632 字 2个月前

大的建设了。
这样一份总耗资接近6亿澳元,建造时间接近八年的巨大工程,如果不是特别危机的时刻,其他国家是绝对不会制定的。
八年虽然改变不了一个国家,但基本能改变一届政府。也就是澳大拉西亚这样的实权君主国家,才不用担心政府的最高决策者会在八年的时间内进行更替。
这份完整的八年建造计划一经发布,立刻震惊了整个澳大拉西亚甚至全世界。
总耗资5.7亿澳元、总动用劳动力数量超过70万、涉及大大小小数十个行业、惠及整个澳大拉西亚的巨大建设计划,是国家有史以来最大的,也是耗资最多的建设。
虽然澳元相较于之前贬值了不少,但5.7亿澳元仍然是大部分国家无法想象的庞大数字。
这也直接坐实了澳大拉西亚第三列强的位置,英法澳三大国家,被并称为世界三强。
这样的舆论背后自然有着阿瑟的参与。其实真要论国家综合实力的话,澳大拉西亚明显已经不弱于法国,世界第二的宝座也有得一争。
但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的关系往往不是那么和谐的,世界第二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差一点就是世界霸主了。
这样的巨大名头还是让法国人去承担,如果不是第四列强就是岛国的话,阿瑟甚至愿意让澳大拉西亚成为第四列强。
美国灭亡之后,目前欧洲所公认的世界排名也就变成了英、法、澳、岛、俄、意、德、奥。
这样的排名是参考了人口、经济和工业等因素,再结合各国的军事实力进行综合的排名。
德国和奥地利帝国能够位居其中也不例外,毕竟两国的工业和人口都不少,保持自己的列强地位还是没问题的。
再加上一战已经过去了十多年的时间,虽然不至于让德国和奥地利摆脱各种限制,但拥有一定的外交权利还是没问题的。
目前两国都已经加入了世界联盟,这也让世界联盟真正的变成了所有列强都参与的国际性组织。
因为这次经济危机的影响,到澳大拉西亚看到了产量过剩所带来的巨大坏处。
也正因为如此,八年建设计划中对于工业方面没有太大的要求,只是预计投资一家大型钢铁厂,包括炼钢厂,焦炭厂,渣钢厂,炼铁厂,采矿厂等附属设施,预计能够提高年生铁产量75万吨,钢铁产量45万吨。
因为多了美国西海岸两个王国一个共和国,澳大拉西亚的工业产品能够销往更多的地区。
不过钢铁产量的提升也差不多就是这么多了,除非市场真的有足够的需求,否则这几年一直会保持在稳定的增长,而不会大幅度的增加。
五大湖工业区被独立出去之后,相信在短时间内会有大量的美国工业产品充斥欧洲。
这些工业制成品会有很大一部分会被用来抵债,这看起来是欧洲国家占了便宜,但实际上却危害了他们的工业发展。
不过只能说美国的工业太吸引人了。一个曾经工业第一强国所留下来的工业遗产,哪怕是大英帝国也心动不已。
澳大拉西亚的工业也要观望美国的工业情况,保持相对的稳定明显更加重要。
除了运河、交通和钢铁产量之外,八年建造计划比较强调的还有对于发电厂和电网的铺设。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能源之一。
澳大拉西亚作为列强之一,也是电力普及最广泛的国家之一。
澳大拉西亚目前每年的用电量都在不断的攀升,除了工厂用电之外,民用电力的不断增长也是重要原因。
为了确保发电量大于用电量,让全国范围内所有地区的民众都有足够的电力可用,建造更多的发电厂也就很有必要了。
毕竟澳大拉西亚完全不缺煤矿,目前主流的火力发电厂,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只需要担心环境污染的问题。
也正因为环境污染,修建的发电厂肯定不能全是火力发电厂。
目前最主流的还是水力和火力发电两种,澳大拉西亚采取的方式就比较简单。
在能修建水力发电厂的地方全部修建水力发电厂,其余无法修建水力发电厂的地区就修建火力发电厂。
3200字第三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