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奥本海默(2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533 字 2个月前

br>年轻人绝对是喜欢挑战的,这也让奥本海默很快就答应了阿瑟的条件,以及愿意前往澳大拉西亚养病。
见奥本海默如此果断,阿瑟也十分高兴,并表示奥本海默养病期间也会照常分发薪水。
20万的年薪对阿瑟来说也就是洒洒水,那如果能换来一个顶级的物理学家的话,那绝对是赚的。
有了奥本海默和爱因斯坦的共同努力,阿瑟相信核武器的研究进度会加快一大步,甚至在几年内应该就会有一定的结果。
除了奥本海默之外,澳大拉西亚在加利福尼亚也发现了数量众多的美国人才,其中不乏世界著名的专家。
这些人才包含物理学、化学、数学和生物学,很大程度上填补了澳大拉西亚的顶级人才亏空。
当然,阿瑟也明白加利福尼亚所拥有的人才只是美国的很少一部分。
美国东部还有多所著名的大学,其中就包括鼎鼎大名的mit(麻省理工学院)。
这些人才目前在英国的控制之下,如果能够吸引一部分来澳大拉西亚,对于澳大拉西亚的发展来说是很好的推进。
更重要的是,抢夺英国还没有发现的人才,这能让英国的人才储备减少一些。
这些人才中不乏在核武器和其他武器方面有卓越贡献的专家。如果能让这些专家前往澳大拉西亚,也相当于是变相的在削弱英国人。
同时,也不得不承认,美国人之前对于人才的政策确实拉拢了很多人才。
都知道曼哈顿计划是美国为了研发原子弹所制定的计划,但有很多人不知道曼哈顿计划的大部分参与者都是在欧洲和其他地区出生的。
美国在历史上正因为拉拢了这些人才,才能在原子弹的研发上领先一步,这也影响了二战的战果。
如果是德国一方率先研发出核武器,那么历史上二战的结果也会发生改变。
毕竟核武器这种杀伤巨大的战略性武器,人们除了畏惧它所造成的伤亡和破坏之外,其实更加畏惧那种时刻被威胁着的感觉。
相较于死亡,人们更加畏惧死亡到来前的时刻。那种死亡将至的紧张感,才是最令一个人感到崩溃的。
要不是维多利亚奖的帮助,恐怕澳大拉西亚在人才储备方面要落后美国一大步。
这也证明了一个道理,除了依赖于维多利亚奖对于人才的拉拢之外,澳大拉西亚也应该更加重视对于外来人才的拉拢。
拉拢外来人才不仅能增长自己的实力,还能变相的削弱敌人的人才储备,一增一减之下所能造成的差距只会更多。
当然,自己国内培养人才的策略也不能落下。虽然从其他国家挖墙脚固然很好,但还是有一部分科学家有着比较强烈的爱国之心。
只有拉拢加培养双管齐下,还能确保自己所拥有的科学家数量和质量是最多的。
只要拥有足够的人才储备,在任何行业都不用担心落后。就像现在的核武器一样,历史上的1929年还没有核武器的概念,但现在的澳大拉西亚已经快要研发完成了。
如果不是手中握有的近千名优秀科学家,澳大拉西亚各种科技的研发进度将会缓慢很多。
这所造成的结果,除了影响国家发展的速度之外,也会影响阿瑟对于世界局势的布局,澳大拉西亚想要发展的如此迅速也就不可能了。
科技对于人类生活的推动还是很重要的。澳大拉西亚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些科学家的努力。
阿瑟能做的也只有尽量保证这些科学家的研究需要,让他们能够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研究中,为澳大拉西亚做出足够的贡献。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