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新型雷达(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636 字 2个月前

第二天一早,阿瑟就决定前往艾尔湖运河建设地,亲眼看看政府十分重视的艾尔湖运河建设到了哪里。
因为是从阿德莱德出发的,阿瑟也就正好自南向北,看看艾尔湖运河的全程。
顺着弗林德斯岭一直北上,很快就抵达了斯潘塞湾的最内部,也正是艾尔胡运河南部运河的建设起始点。
运河并不是直接从斯潘塞湾开始挖的,而是间隔了几百米的路程。
毕竟在运河没有彻底开通之前,河水如果抢先进入运河,会对运河的挖掘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甚至是巨大的伤亡。
很快,阿瑟就看到了运河的具体样貌。因为动用的工人比较多,运河的实际建造进度还是很快的。
相当于三段运河同时开始建造的情况下,目前也才一年半多一点点的时间,整个运河已经建造了超过30公里,接近运河建设计划的三分之一。
这其实也代表着,如果接下来运河的建设仍然顺利,可以在三年内,也就是1933年中旬将整段运河完工。
这样来算,完全能赶在二战爆发之前将运河完工,并且让其展现出一定的作用。
无论是加强海运还是改善大自流盆地的地理环境,对于阿瑟和澳大拉西亚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行程的最后一段,是观看已经完工的北艾尔湖和南艾尔湖之间的运河。
因为这段运河只有不到十公里的长度,很早就已经修建完成,静静等待着来自印度洋和斯潘塞湾的海水灌入。
如果顺利的话,涌入艾尔湖的河水,甚至能够反灌到大自流盆地的一些河流,甚至向西湿润已经变成沙漠的土地。
运河和艾尔湖也将成为一道坚固的防线,将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阻挡在运河以西,确保东部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见艾尔湖运河建造的还算不错,阿瑟也就没有太多的担忧了,决定返回圣阿瑟堡,继续主持国内的事务。
说实在的,虽然国家能够靠自己运转,但终究还是要阿瑟时不时的盯着,以及处理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
一旦阿瑟对某方面有些松懈,下面的官员会更加松懈,甚至直接将某些事情从发展计划中移除。
这也是阿瑟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对一些地区进行视察的原因。阿瑟的亲自到来,能让那些官员感受到重视,让他们兢兢业业的完成手中的任务。
来的时候是乘坐汽车,回去的时候阿瑟就没有乘坐汽车的打算了。
说实在的,乘坐汽车还是太浪费时间了。而且,坐汽车还没有坐火车舒服,纯粹是为了体验高速公路的建设成果罢了。
这次返回圣阿瑟堡,阿瑟就选择了目前最先进的交通方式,也正是被炒的火热的飞机。
说起来,三种运输机的出售到现在为止也过去了很长时间了。就目前所取得的成果来看,三种运输机所面对的客户并不相同,但销售成绩还都算不错。
正因为大量的飞行,其实目前飞机的安全性已经有了一定的把握。
只要按照程序进行,在起飞前后都对飞机进行比较细致的检查,起飞过程中就不会出现问题。
阿瑟也感受了一下现代飞机的速度,不得不承认,速度确实还是挺快的。
从运河到阿德莱德,差不多有200公里的路程。从阿德莱德到圣阿瑟堡,仍然还有接近600公里的路程。
加起来差不多800公里,坐火车也得接近九个小时才行。但如果是乘坐飞机的话,算上坐飞机前后所需要的时间,也不过只花费了三个小时就抵达了圣阿瑟堡。
至于阿瑟出行所乘坐的汽车,它将跟随着整个车队返回圣阿瑟堡,预计明天也能够到达王宫。
刚回到王宫,阿瑟就接收到了来农业部门的紧急汇报。
当然,农业部门汇报的情况并非是澳大拉西亚国内,而是亚洲刚刚发生的一场灾难。
这场灾难至少导致数千万人受,饿死的民众更是不在少数。
农业部门汇报给阿瑟的目的,也正是为了向受灾地区大量出口粮,将积攒的比较久的粮食全部换成资源和资金。
这其实是正常现象。之前也提到过,无论什么时候,粮食永远都是稀缺的物资。
这种天灾根本无法预料,最多只能尽量避免伤亡。对于财产和各种资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也是根本无法挽回的。
其实早在澳大拉西亚行动之前,就有很多国家已经付出了行动,运输了大量的粮食前往亚洲。
他们纷纷将原本的粮价翻3到4倍,出售给亚洲的大粮商。然后那些大粮商将自己收购的粮食再翻几倍,卖给那些已经变成灾民的平民。
为了彰显自己的仁义,再加上良心方面确实过不去,阿瑟还是决定以自己的名义捐赠一万吨粮食给亚洲。
至于售卖粮食的事情,阿瑟也不可能违背自己和国内大量农业工作者的利益。
以澳大拉西亚的利益为重,这是目前阿瑟必须要做的选择。
不再关注这个坏消息之后,阿瑟开始询问其岛国最近的动作。
自从太平洋同盟成立之后,岛国人的行动也变得愈发迅速。岛国人深切的明白,光靠消耗,它是根本比不过太平洋同盟的。
特别是岛国的盟友美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