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两面派的英国人(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639 字 2个月前

阿瑟作为东道主,还是列强之一的统治者,自然受到了众多国家的吹捧。
不过此时的阿瑟也不会因为些许的吹捧就飘然自得。对阿瑟来说,言语方面的赞誉是最不重要的,甚至比一张面值1澳元的纸币还要来的轻松。
有资格得到阿瑟接见并且亲密交流的代表其实并不多,无非也就是那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国家,亦或者实力比较强大的列强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列强中的岛国,或许是唯一一个阿瑟没有亲自接见的国家。
在澳大拉西亚政府,阿瑟对于这个国家厌恶也不是秘密。政府官员很识相的拦下了岛国代表,负责和岛国代表攀谈的,是澳大拉西亚的一个外交副部长。
其实话说回来,这样的安排实际上也没错。岛国是澳大拉西亚在太平洋唯一的权力竞争者,再加上种族不同,略微一点歧视欧洲国家也能理解。
换句话来说,哪个欧洲国家不歧视这些土著呢?哪怕岛国的实力已经是列强了,在许多欧洲国家眼中也不过是一个开化不久的猴子罢了。
特别是岛国人的身高,在高大的欧洲人看来,和那些矮小的猴子也没有什么两样。
特别是岛国人特殊的口语,导致他们说英语时那张牙努嘴的动作,更是让人觉得好笑和鄙夷。
大约中午11点左右,威廉带着车队和亚历山德琳公主返回圣阿瑟堡,这场婚礼最重要的仪式也即将开始。
婚礼当然是在万国宫内的阿尔伯特大教堂举办的。这座教堂的名字由来是阿瑟的祖父,也就是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鼎鼎大名的阿尔伯特亲王。
举办婚礼的地点是教堂内的维多利亚礼堂,象征着在阿尔伯特亲王和维多利亚女王的注视下,完成威廉和亚历山德琳公主婚礼的美好寓意。
婚礼的主持者是斯蒂德大主教,也是澳大拉西亚新教中等级最高的主教了。
在威廉和亚历山德琳公主都说出愿意的誓言之后,圣阿瑟堡的天空上,几架战斗机划过,喷出色彩绚丽的彩色烟雾,也是对两位新人的庆祝。
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仪式终于完成,也代表着澳大拉西亚王室终于多了一个成员。
不得不说,丹麦王室对这场婚礼还是十分重视的。丹麦王室给予亚历山德琳公主的嫁妆,除了两座位于丹麦的庞大城堡之外,还有上百名仆人组成的侍者,一支小规模的公主卫队,几十箱的黄金珠宝,一顶由黄金和钻石打造的冠冕等等。
当然,阿瑟的聘礼也更加丰厚。除了之前所提到的一艘快要退役的战列舰之外,阿瑟的回礼还包括一吨多重的黄金珠宝,上百副名贵的字画和古董,来自东方珍贵的古董瓷器,还有第二代飞机的设计图纸,以及爪哇岛一个橡胶生产庄园等等。
别的不说,单论这个中型规模的橡胶生产庄园,每年的纯利润就已经高达20万澳元以上。
其实按照道理来说,两个欧洲习俗的国家,婚礼是没有太多的聘礼和嫁妆的。
甚至部分家庭的婚礼都是双方共同举办的,彩礼和聘礼也只是象征性的给一点而已。
但对于两国的王室来说,自然是不可能这么简陋的。
根据肯特管家的统计,光是婚礼的花费就高达600万澳元。再加上各种各样的额外花费,包括赠送给丹麦王室的礼物,让这场婚礼的总花费超过了1000万澳元。
1000万澳元看起来很多,对阿瑟来说也就是每年收入的零头罢了。
不说别的,单单是医药集团的收入,就已经能够举办好几次婚礼了。
很可惜,乔治和彼得的年龄现在还小,还没有到娶妻生子的地步。
要不然阿瑟还真想把他们几个的婚礼一块办了,办的越快越隆重越好。
看这几个小家伙慢慢长大,甚至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阿瑟也不得不感慨时间的飞速流逝。
从1900年来到澳大利亚开始,到现在也过去了三十年的时间了。
阿瑟从当时的刚刚成年18岁,到现在也有48岁的年纪,已经奔着50去了。
虽然对于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来说,这样的年纪才刚刚成熟,是统治国家的黄金时间段。
但对于阿瑟来说,一些政务处理也让人忙得焦头烂额,一些时候也感觉到自己的疲惫。
治理一个国家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哪怕有很多事情阿瑟都放权给内阁和其他官员去做了,但阿瑟也必须把控这件事情的进度,并且时刻注意防止发生意外。
现在几个小家伙慢慢长大,对阿瑟来说也算是既幸福又感慨。
只能期待着几个小家伙都成长到令自己满意的地步,当自己辛辛苦苦为他们打下的江山统治好,让家族变得越来越强大,这就是阿瑟最终的希望了。
人的一生其实也很短暂,不管是一个普通家庭,亦或者是达官贵人,王室子弟,都是一样的。
来这世界一趟,如果能够留下属于自己的色彩,让后人谈论到自己和自己所统治的澳大拉西亚能够赞叹一声,也就不枉来这一遭了。
历史何其浩瀚,能够在漫长的历史中留下短暂的色彩,这是古往今来多少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在婚礼的当天晚上,政府还特意为威廉和亚历山德琳公主准备了一场烟花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