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岗位等级制度(1 / 2)

澳洲崛起录 疯艺炯龙 1540 字 2个月前

凯诺部长自然也明白阿瑟所担忧的问题。
虽然在澳大拉西亚还没有太多资本压榨民众的事件,不过其中大部分原因也是政府政策努力的结果。
在政府政策触及不到的领域,资本对于民众的压榨肯定是存在的,只不过没有那么明显和严重而已。
义务教育、大学和技术学校,基本上就是澳大拉西亚教育方面的三板斧了。
但不得不承认,这三板斧对于教育的提升来说很有帮助,也是澳大拉西亚教育政策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既然已经确定了大学和免费教育的政策,那么接下来要确定的,其实也就剩下关于技术学校的建设了。
免费教育实行到高中阶段之后,技术学校方面的政策也是要进行一定的改变的。
毕竟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大部分民众肯定是想要上高中,而不是去技术学校。
甚至免费教育普及到高中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数量也会增加很多。
这也代表着技术学校就没有那么受欢迎,相应的每年所培训出来的技术工人的数量也会少很多。
为了保持技术工人的数量,适当的提高技术工人的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是很有必要的。
这么做的话就很复杂,就不是一个教育部能够搞定的事情了。为了妥善解决技术学校和技术工人的问题,一次相关的内阁会议是很有必要的。
7月24日,内阁会议。
在阿瑟的示意下,教育部长凯洛将关于技术学校方面的问题上报到了内阁政府,引起了内阁各部长的热烈讨论。
说起来,技术学校对目前的澳大拉西亚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都说高学历人才多么多么重要,但技术学校所培养出来的技术人才同样重要,甚至更加不可或缺。
工业需要技术工人,交通运输部门需要铁路工人,农业部门需要经过一定培训的农业人才,医疗和教育也需要大量的行业启蒙者。
这些职位的空缺大部分都是技术学校的毕业生来填补,就足以证明技术学校对于国家各行业的重要性了。
澳大拉西亚的工业之所以发展的如此顺利,不正是技术学校培养了数量足够的工人,才得以顺利进行的吗?
工业大臣乔伊·梅洛率先提出了自己的提议:“如果我们提高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并且向一部分低于工人平均收入技术工人发放补贴,能否提高民众进入技术学校的比例?”
还没等其他人给出自己的意见,财政大臣亨特就连忙说道:“这不可能,乔伊部长。政府无法承担如此高昂的财政花费,整个世界也没有这样的先例。
在我看来,我们对技术学校学生生源的担忧完全没有必要。只要经济快速发展,只要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不会降低,民众就不会排斥成为技术工人。
况且,我们每年仍然有大量的移民到来。这些移民是技术学校培养的主力,短时间内不会缺少技术工人的来源。”
听到亨特部长这么说,不少的内阁成员纷纷表达了赞同。
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的内阁部长赞成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吸引更多的民众进入技术学校。
眼见双方僵持不下,劳尔首相将目光看向了教育部长凯洛,询问到:“凯洛部长,你有什么好的意见吗?”
见众人纷纷将目光看向了提出问题的自己,凯洛部长只能站了出来,提出自己的意见:“
首相阁下,各位。在我看来,目前的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们为何不各退一步,在考虑国家财政的情况下,适当性的提高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呢?”
看到众人都将目光看向自己,凯洛部长这才继续说道:“关于这些,我暂时有两个提议。
首先,我们应当建立比较完善的技术工人制度。就拿我们的钢铁工人来举例。对于在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或者通过相关技术的考核之后的普通工人,就可以拿到相关的钢铁工人技术证书。
技术证书一共分为四等,分别对应着一级技术工,二级技术工,三级技术工和四级技术工。
对于这四种等级不同的技术工人,财政部可以制定更加详细的最低工资保障。
通过给技术工人划分等级,能够尽可能避免一些岗位出现比较生疏的人上岗的情况,加强各职位的安全性。
其次,通过考核不同等级的技术证书,工人也能够提高自己的收入,这也相当于变相的补贴。
第二个建议,就是根据技术工人等级的不同,进行一定的税收减免。
相信各位也清楚,优秀的技术工人对于国家有着重大的作用,也是我们必须要培养的群体之一。
建立考核制度之后,可以通过减免税收,发放补贴和福利,以及适量的宣传等措施,提高技术工人对于提升自己技术等级的动力。
甚至我们还可以通过根据各企业和工厂拥有技术工人等级和数量的不同,对企业和工厂进行一定的税收减免,来增强整个社会对于技术工人的重视和培养力度。
如此一来,我们所担心的民众对于成为技术工人的热情降低的问题就不会出现,对于财政也没有太大的负担。”
劳尔首相点了点头,对于凯洛部长所提出的提议还是很满意的。